两PMI皆向好 经济升势“初长成”

这是里昂证券的中国PMI连续第三个月位于50%上方,并且为11个月以来的高位,显示我国制造业处于扩张趋势。

每经记者  朱小雯  发自北京

        6月PMI的继续小幅爬升,为研判中国经济趋势再添一块有份量的砝码。

        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联合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经理人指数  (PMI)为53.2%,较5月份微升0.1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经济总体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在本月数据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尤为显眼,较5月份上升1.3个百分点至51.4%,创下13个月来最高;同时,产成品库存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则继续下滑。

        里昂证券同一天公布的中国6月份PMI也呈升势,达到51.8%。这是里昂证券的中国PMI连续第三个月位于50%上方,并且为11个月以来的高位,显示我国制造业处于扩张趋势。

        专家认为,PMI稳中有升,表明经济运行继续处于景气上升状态,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经初步确立;但也有专家指出,我国当前制造业运行状况仍然具有明显的两面性,总体来讲,触底反弹的基础不坚实,未来将呈现底部震荡的态势。

数据·特征

新出口订单创13月最高

        在官方PMI的分项指数中,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等有所下降;而新出口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较多,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达到4.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创下13个月来最高。

        从指数水平来看,目前只有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50%,其余各指数均在50%以上,尤其以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为最高,均超过55%。

    其中,生产指数为57.1%,连续五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显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制造业生产量环比继续呈增长势头;新订单指数为55.5%,虽有所回落,但仍连续四个月在55%上下平稳运行。此外,从业人员指数上升到50以上,意味着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止跌回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分项数据反映出我国制造业运行状况仍然具有明显的两面性,政策刺激下反弹面强劲,但市场反应仍旧低迷,总体来讲触底反弹的基础不坚实,未来将呈现底部震荡的态势。

        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则指出:“6月PMI稳中有升,表明经济运行继续处于景气上升状态。从1月~6月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经初步确立。”

数据·分析

尚不能说明出口好转

        尽管6月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创下13个月来最高,但刘元春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出口状况的好转。

        他指出,出口订单的增加只是短期订单增长较快,而中长期订单持续下降,“这是经济萧条状况下企业行为的变化,用短期订单替代了长期订单。”说明由于政府的刺激扶持政策和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在数据上有短期好转,但未来出口状况并不乐观。

        同时,新订单指数的继续回落0.7个百分点,说明内需要完全弥补占GDP比例达36%的外需仍有困难。刘元春进一步分析指出,我国出口产品多为高端产品,面向国内市场的则多为低端产品,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还面临产品结构的冲突,因此内需持续稳定的作用也有可能被高估。

数据·预测

未来PMI在53%左右波动

        由于两家机构公布的6月PMI均微升,张立群对我国6月份经济增长表示乐观:“预计6月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提高。”

        刘元春进一步指出,在政府以投资为主体的刺激政策下,制造业将受益,不过房地产的带动作用是否强烈值得关注。他预计,随着经济回升态势基本稳住,未来我国PMI在53%左右波动是正常的。

        巴黎百富勤中国总经济师陈兴动则预计,由于投资增长刺激了工业品需求,下半年中国PMI将运行在53%~56%的区间内。他也认为,目前的政策重心应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而不是经济的总体规模。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责编 祝裕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