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李晶:中国因素将助推大宗商品长期上扬

  每经网5月23日电(每经记者 印峥嵘)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Jing Ulrich)女士在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表示,大宗商品自今年5月以来的下跌只是属于商品价格累积了大幅增长后的正常回调,但中国长远的需求依然支持大宗商品价格上扬。

  李晶表示,中国是大宗商品最大的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之一,中国的需求将拉动大宗商品上扬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未来数年不会改变。

  李晶表示,大宗商品包括能源、金属和农产品,判断其走势主要看供给和需求的基本面。近期商品刚性及投资需求放缓,源自美元反弹、中东及非洲产油国局势动荡,和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后对经济放缓的预期。

  “市场预期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会在6月如期结束,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从5月以来上升3%, 减小大宗商品投资需求。”

  李晶表示,2011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30%是保障性住房,因此对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依然看好。根据现有规划,2011年全年将落实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2年1000万套,2013年-2015年再落实1600万套,中国未来5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推动大宗商品的需求。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而不是在放缓,建筑、基建(高铁、机场和城市地铁的建设)都需要大宗商品,随着中国人均大宗商品消费量提高,对大宗商品价格长期看好。”

  李晶还表示,美国经济仍在复苏过程中,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远比不上新兴市场,金砖四国新经济体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在6%至9%之间,新兴经济体是未来大宗商品需求的新增长点。

  据了解,2010年,不少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猛进,个别商品价格甚至超越2008年的牛市水平。铜期货上涨了30%,黄金价格涨幅接近30%,表现最为抢眼的农产品市场中,包括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涨幅均超过50%。

  不过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初以来,商品价格,尤其是矿产和原油经历大幅回调。 例如原油价格从125美元以上下滑至110美元左右,铜从 9300美元左右下降至8800 美元, 大部分主要商品价格回落的幅度8-15%左右。
 

责编 刘小英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