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基与ETF遭机构疯狂抢筹 预示悲观情绪缓和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临近年底,大盘低迷,然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市场上封基与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成交量却出现井喷。据沪深交易所交易信息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9-10月两市封基的大宗交易共有6 笔,而11月到目前,两市已有12笔传统封基的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合计超1.63亿元。所有12笔的卖方营业部都为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而买入营业部分别为机构专用席位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受机构专用席位主要买入的封基,目前净值的折价率都较高。截止到11月28日,基金久嘉(2249万元)的折价率为-21.2%、基金鸿阳(1242万元)为-23.5%、基金同盛(1405万元)为-13.3%和基金普丰(1079万元)为-12.7%。业内人士分析,机构可能是预期这些传统封基的净值折价率将来收窄带来超额收益。

而通过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席位买入封基的买方,相对更看重封基的分红预期。截止到28日,其所买入的基金汉盛(1893万元)的净值为1.0062元已满足封基分红需净值超过1元的要求,此外基金金鑫(2356万元)的净值为0.9352元、基金泰和(1873万元)的净值为0.9228元、基金兴和(1251万元)的净值为0.8579元和基金汉兴(1244万元)的净值为0.8516元,都存在不同程度分红的可能性。

从10月24日以来,华泰300ETF有4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超1.6亿元。卖出营业部分别为中信证券(600030)上海漕溪北路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杭州延安路证券营业部和中信证券南京高楼门证券营业部,买入营业部同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在目前很多大小非通过换股认购ETF,之后再卖出ETF来实现减持。今年4月,海康威视(002415)的股东新疆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就有通过换购华泰300ETF来进行减持,可以预见此类ETF出现在大宗交易的情况会增多。另一方面,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在大宗交易市场大量买入华泰300ETF,同时在融资融券市场,11月28日华泰300ETF的融资余额相对月初增长了53.5%达到98944.69万元,可见一些机构对于后市的悲观情绪有所缓和。

责编 何剑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