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李蕴炜:打造一个客观公正的研究平台

高高瘦瘦的李蕴炜,外表看来非常年轻有活力,这或许与他热情、开朗、直爽的性格有关。“我的爱好很多很杂,什么都会点,爱打篮球、喜欢健身,也挺喜欢乒乓球,我们每两周都会打场篮球。”李蕴炜说话直率,有一说一,他的研究团队也沉浸在平等、自由的气氛里。平时,他管自己的研究员们叫兄弟,时不时会带着自己的兄弟们一起打场篮球或组织各种形式的团建。除了轻松自由的氛围,李蕴炜更希望做到的是,打造一个客观公平的研究平台,一个能够让研究员尽情施展的舞台。

作为天弘基金投资研究部副总经理,李蕴炜主要负责股票研究部,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目前有16人,在研究管理上,他构造了一套平台化的管理思路。“我一直想打造一个平台,一个可以量化的研究员的平台,一个可以实现优胜劣汰的平台,一个客观公正的平台。我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研究员的风格都能体现出来。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发展,施展自己的所长,将个人能力转化为投资的贡献,所有东西都是拿数据来说话。这个平台搭建起来之后,整个部门投研已经形成了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在天弘基金十周年媒体分享会上,李蕴炜介绍,为了量化研究员的考核,他构建了一个研究员绩效考核模型,研究员推荐股票从买入到卖出,都进行量化统计,每个季度李蕴炜都会将统计结果发给整个投资研究部,以便研究员寻找弥补自己的短板,巩固自己的优势。

这种量化考核体系,一方面,会与研究员的职位、薪资、奖金直接挂钩,从考核体系上实现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共进退,保持利益的一致性。“我们公司采取的是绝对收益考核。研究员当年的绩效和当年能否升职加薪直接挂钩。”用客观数据呈现研究员的成果,可以做到更为公平;另一方面,可以指导研究员改进的方向。例如,如果从量化考核数据呈现出,某个研究员推荐的股票整体业绩很好,但是基金经理采纳率很低,就意味着研究员应该加强与基金经理的沟通。

公平,也是为了给研究员释放自己风格的舞台。而李蕴炜想做的,是打造一支风格多样化的研究员团队。“既然搭建一个平台,是结果导向型的,那就是为了给基民赚到钱,我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所有风格都能体现出来。”

“我们一定要找一些创新性的、有成长性的、符合未来大趋势大方向的公司,这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断给研究员传达的一些理念,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在适应市场的变化。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在转变自己的思路,在创新。”李蕴炜说。

责编 祝裕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