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口径 释放信用空间

这意味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吸收的存款将缴纳存款准备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收益将下降。

 

央行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口径 流动性担忧大幅缓解

12月27日晚间消息,央行正式下发文件,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等。这意味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吸收的存款将缴纳存款准备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收益将下降,因为文件同时规定上述计入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这意味这货币基金存款暂时不需要缴纳准备金。

对此,民生证券分析认为,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但暂不缴纳存款准备金,央行因新规修改降准对冲的必要性下降,降准预期后延。分析进一步指出,货币宽松和强势美元导致汇率贬值,制约了央行货币宽松空间,央行用巧招,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理论上可提高银行的潜在放贷额度,达到货币放松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

此前因同业存款的缴准预期制约了银行间市场银行融出资金的意愿,导致资金面紧张,若同业存款不缴准,将有助于资金利率下行。

据平安证券测算,如果同业存款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行20%,小行18%)缴纳准备金,可能需要2-3次降准进行对冲。此次文件明确了纳入存款口径的同业存款需要缴纳准备金,但给予缓冲期安排(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大幅缓解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证券时报网)

央行将非银同存计入存贷比 主要在于释放信用空间

非银金融机构同存计入存贷比的传言已多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证实了上述传言。

具体而言,《通知》明确,新纳入各项存款口径的存款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APV存放、其它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

此前,这部分存款原在同业往来项下统计。

对于这一调整的原因,《通知》指出,“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的存款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与此前预期一致,上述存款应计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这种调整将从2015年才开始。

中信建投证券的分析认为,同业政策变更主要在于释放银行信用扩张空间,是放松性目的,为银行增加信贷创造条件。同时,暂不缴准备金意味着对冲性的降准也不会实施,利好资金面程度好于同存缴准并整体降准。

民生证券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理论上可提高银行的潜在放贷额度,达到货币放松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此前因同业存款的缴准预期制约了银行间市场银行融出资金的意愿,导致资金面紧张,若同业存款不缴准,将有助于资金利率下行。

降准延后也成为主要预期。

民生证券进一步指出,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但暂不缴纳存款准备金,央行因新规修改降准对冲的必要性下降,降准预期后延。

对于资金面的影响,是此次政策关注的重点。

华创证券的分析认为,市场有一种看法认为同业存款计算在贷存比指标中,又不用上缴准备金,会导致银行有动力不断将一般存款转化为同业存款,最终大幅度降低法定准备金,资金面会变得更加宽松,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可能过于理想。

具体而言,首先,如果银行将一般存款转化为非银同业存款,将会提高自己的负债成本,虽然降低了法定准备金上缴规模,但对于银行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其次,即使银行乐于把一般存款转化为同业存款,则要求企业和居民将本身存入银行的存款购买基金等产品,再由基金公司存入银行,但是企业和居民是存款还是购买基金的产品,是由其自身对金融产品的偏好决定的,企业和居民是否能够轻易地将存款转化为其他金融产品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最后,一般存款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同业存款波动较大,从稳定性考虑银行也要维持一般存款规模。

总体而言,上述新政对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明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政策调整将对不同规模的银行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从总量上来看,由于银行整体对其他性金融公司负债规模大于其对其他性金融机构债权规模,但依然处于一个量级,因此从整体上看对于银行系统整体贷存比的改善并不明显,因为这可能意味着贷存比的分子和分母都会有所增加,实际贷存比降低并不明显。

从结构上进行考虑,该新政还是能够释放贷款空间。截至到2014年三季度末,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贷存比指标为65.2%,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贷存比约为71%,四大行的贷存比约束要明显弱于股份制银行。与此同时,四大行是市场上对非银同业资金的主要融出方,。

华创证券指出,也就是说,对于四大行来说,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借款的规模应大于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存款的规模,这样会导致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但是分子会增加更多,贷存比上升;对于其他银行来说正恰恰相反,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存款的规模要大于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借款的规模,会导致分子和分母增加的同时,分母增加的更快,贷存比下降,有助于减轻贷存比考核对于小银行的约束,整体贷款释放空间会有所增加。(21世纪经济报道)

平安证券:央行存款口径调整因存贷比压力

27日消息,据有关媒体报道,央行已经正式下发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平安证券认为,央行存款口径调整因存贷比压力。

据我们了解,主要内容包括①2015年起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纳入存款统计口径;②新纳入存款口径的存款包括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③上述存款应计入准备金交存范围,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

平安证券银行组点评:①调整的原因:近期T+0货币基金等的快速发展,造成一般性存款科目搬家,对银行存贷比造成较大压力;②短期影响,银行存贷比压力得到缓解,平均可降低存贷比4-5个百分点。③中长期影响,如我们15年策略报告中所说,此次口径调整中长期的影响在于银行的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同业负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平稳过度;④根据我们测算,如果同业存款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行20%,小行18%)缴纳准备金,可能需要2-3次降准进行对冲。此次文件明确了纳入存款口径的同业存款需要缴纳准备金,但给予缓冲期安排(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大幅缓解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新浪)

央行周末加班“放水” 金融股或将火上浇油

投资快报

 

12月27日(周六)傍晚,有关央行发布重要信贷政策调整的消息通过微信等渠道开始广为传播。消息扩散得很快:央行发了个文件,名称是《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知情人士通过自媒体把央行的文件拍照后上传,可谓“有图有真相”。截至目前,央行未通过官方渠道对相关事宜进行说明或澄清,等于是默认了消息的真实性。政策细节相对比较专业,普通老百姓未必弄得明白,但银行的朋友拿过来一解读,发现“不得了”。央行周末加班弄出来的新规定,一下子相当于下调好几次存款准备金率,这力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各路分析师也加班进行解读,结论只有一个:金融股看来又要涨了。

央行调整存款口径 变相降准力度超出预期

根据相关文件,政策调整主要有三个内容:第一,央行从2015年对存款口径进行调整,将部分原来列在“同业往来”项目下的存款,调整为“各项存款”。新纳入“各项存款”的,主要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等等。第二,上述存款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但目前缴存比例为零。第三,上述存款利率不变,仍然按照市场原则定价。

对于相关政策,有专业人士进行了翻译:中国的银行发放贷款,受到存贷比的制约,目前是75%。也就是说,银行有100元存款,只能发放75元贷款。但什么是存款?什么是贷款?这就需要定义,里面奥妙很多。央行此次其实是将存款的概念扩大了,或者说将存贷比计算中的分母变大了。这样,目前各大银行的存贷比就降低了,距离75%就有了比较大的空间,可以放手增加贷款了。“75%是法律规定的,如果突破就是违法。但通过这种技术调整,就绕过了法律”,专业人士刘晓博对此如此解读。

据有关机构推算,央行此举至少增加了5.5万亿以上的贷款空间。这对于楼市、股市都是比较大的利好。另外,一家国有银行负责信贷业务的不同层级人士对《投资快报》(微信号:tzkbgsgb,投资快报股市广播)表示,从文件上看,“放水”的力度相当于好多次降准,力度是非常大的。

但也有较为保守的银行研究人士分析认为,存款口径调整新规与银行放贷额度、存贷比没有直接关系,既未增加合意贷款规模,银监会也未发文调整贷存比口径予以追认。尽管多数情况下,银监会存贷比的分母与央行“各项存款”是吻合的,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银监会是否会调整,调整范围是否一致,现在都还不确定。

银行股上涨利好兑现 分析称不会“见光死”

过去一周,A股市场对央行可能对银行的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已经有所预期,金融行业研究员一直在唱多金融股。

对于最新发出的政策信号,国君宏观点评如下:央行387号文“同业存款纳入分母暂不缴准,利好银行和股市”。存款分母扩大将释放理论最大贷款值5.5万亿左右,但实际贷款投放受制于经济下行和信用收缩。第二,“暂不缴准”为权宜之计,未来存不确定性。同业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若缴准需要3-4次降准才能完全从总量上对冲掉,且难以从结构上在各银行间进行精准对冲,操作复杂,因此暂不缴准实为权宜之计,意味着未来仍有可能缴准,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到一般性存款需按20%的存准率缴准,且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仅为1.62%,而同业存款暂不缴准,这为银行将一般性存款转换成同业存款以降低负债成本提供了监管套利空间,只要转换成本低于3%,银行就有动力去做转换,从而导致一般性存款的流失和同业存款的增加。

分析指出,政策的调整意味着降准再次推迟,但降息降准在条件具备情况下仍在时间表上,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预计春节前后。此外,明年一季度季末可能是再一次宽松时点,那是政府出手稳增长的常规性时点。考虑到中国准备金率为世界最高(美国活期存款的准备金率平均约为7%,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0),随着条件成熟,未来降息降准的空间较大。

国泰君安认为,此次政策调整利好银行和股市。同业存款纳入分母且暂不缴准,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高银行可贷额度。由于要求“一个月内”报送,预计1-2月份银行贷款投放将明显增加,主要投放方向为基建、央企等稳增长领域。“大河有水,小河(民营中小企业)溢出、间接受益,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扩大需求,托底经济,利好银行和股市。

一家大型私募的负责人也表示,牛市氛围中,利好兑现不意味着“见光死”,反而可能成为“催化剂”,3000点的A股不是走到了山顶,连半山腰都还没到。

责编 何剑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