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年轻人刚毕业就买房,凭什么?

在新加坡,刚刚20出头的年轻人就会买套房。不过,大部分人买的是政府组屋,这和咱们的经济适用房差不多。

每经编辑 卢曦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邦地产记者 卢曦

在新加坡,刚刚20出头的年轻人就会买套房。不过,大部分人买的是政府组屋,这和咱们的经济适用房差不多。但人家的“经适房”,生活的便利程度可要高出很多。当然,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

奋斗个十来年之后,这些35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改善性需求。不过,买私人住宅,也需要有经济实力,毕竟,价格有点小贵。

由于新加坡人口较少,而且政府组屋条件还蛮不错,所以,私人住宅的开发商,通常把目标客户定位在国外客户。邦地产记者提醒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如果你要去新加坡买房,请往后看。

申请组屋,请先结婚

为什么那么多新加坡职场新鲜人,一旦被问起,都幸福感十足地告诉你,他们买了自己的房子呢?

其实,他们买的这种房子,民间习惯称作“政府组屋”,跟咱们的经济适用房有几分相似。小编解释一下,组屋是组合房屋的简称,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楼房,为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

在新加坡匆忙的行程中,我也抓紧从车窗向外看了看这帮助无数新加坡年轻人成家立业的“神屋”,一排排看起来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让我一直疑惑不解的是,他们把衣服晾在哪儿呢?

新加坡人少,只有500多万人,政府鼓励年轻人早婚、早育。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必须先结婚,才有资格去申请组屋。

如果到了35岁还没有结婚,政府也对你无语了,你可以递交申请,买房一个人住。

新加坡政府为适应不同人群的居住条件,将组屋分为一房式、二房式、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式、六房式和双层公寓式等不同类型。如此一来,不论你家里有多少口人,都可以买到合适的房子。

最为关键的是,政府组屋的价格远低于私宅,相当于人民币300万元的总价就可以买下一套。

一条人性化的举措在于,政府会在组屋附近,设立齐全的健身休闲等公共设施。国家本来就小,人口密度又大,这里根本不存在类似于上海“经济适用房”山高路远、生活不便的难题。

“如果住在政府组屋,会不会被人看不起呢?”我问当地年轻人。

新加坡房地产公司永泰控股的年轻职员们对我连连摇头:“85%的新加坡人都住在政府组屋呢!”

原来,政府组屋的覆盖面非常广,新加坡政府设计了一套非常完备的系统,规则虽然有点复杂,但尽可能保证公平。

据邦地产记者打探,有资格购买政组屋的家庭,其收入要经过核实,必须低于某个标准才能申请。

购买政府组屋后,业主便拥有全部产权,有10%左右的组屋会被用来出租,如果你想卖掉,还得等够一定年限。如果期满后出售,你就可以再买一套,但要交的税就要高出很多。政府规定,一个人一辈子可以买三次政府组屋,但每次要缴纳的税都会大幅增加——倒买倒卖是没有什么赚头的啦。

大部分新加坡年轻人,都会选择毕业后结婚,购买组屋“成家立业”。父母的支持(看来这一点和国内差不多,都得啃老),加上自己刚入职场的薪资,“房奴”的日子开始了。在新加坡,很多孩子都是在父母住组屋的日子里诞生的。

 

35岁,买套私宅

新加坡的年轻人,奋斗发展个十来年,差不多到了35岁,这个时候,他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会追求梦想中的私!人!住!宅!

“这样的房子,年轻人能买得起吗?”不久前,在温暖的新加坡参观一套样板房的时候,邦地产记者问销售人员。

“除非老豆(老爸)有钱咯!”销售经理Leon用南方口音的新加坡“华语”回答。

这一套样板房,设计与中国的房子大不一样。客厅挑高4.9米,足够隔出宽敞的小阁楼,三房两厅100多平方米。儿童房显得实在太高,于是专门设计了高低床、平缓的台阶,让好动的熊孩子可以尽情地爬上爬下。

最令人惊讶的是,新加坡这房子平均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洗手间!

“中国人喜欢改造房子结构,要是买了这房,说不定还要敲墙、搭阁楼,热火朝天地改造一番。”来自中国的一个参观者说。

新加坡人管这种房子叫“私宅”。一套漂亮宽敞的私宅售价约150万新币,折合人民币约700万元,对于二十出头的新加坡年轻人来说,私宅也是一个不算太容易的梦想呢!

新加坡的房屋产权有的是99年,还有的是999年甚至永久产权,算面积也是只算使用面积,不算公摊面积(这一点,让小编羡慕嫉妒恨啊)。

而且,新加坡私宅建筑水平高,设计合理,还讲究“垂直绿化”——很多私宅都有空中花园,到处养花种草,整个建筑从外面看像是披着一条绿色的披肩……只要有经济实力,一般人都倾向于买私宅。

去新加坡买套房

永泰控股的职员告诉邦地产记者,新加坡国土较小,人口总数也不多,而且政府组屋解决了一部分购房需求,所以房产商都热衷于争取海外买家。

2014年8月数据

据说,以前来新加坡买房的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马来西亚人,现在最大买家就是中国大陆来的有钱人。在永泰控股正在销售的某个楼盘,说不定未来会经常听到四川话,因为公司的团队热衷于跑到成都、重庆去推广,比去中国东南沿海还要跑得勤嘞。

需要提醒国内买家的是,你们在新加坡买房,享受不到新加坡政府组屋的优惠哦,而且,税收也比新加坡居民略高。不过,Leon支招说,“和新加坡人结婚就行啦。”

 

点击邦地产微信原文

 

责编 蔡雅芸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