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将牵手七大银行 拓展旅游扶贫新功能

国家旅游局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10.6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80多万个乡村旅游经营户,年接待游客9.6亿人次,年经营收入约2800亿元,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达3000多万人。

每经编辑 周程程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发自北京

“旅游扶贫是旅游功能的新拓展,是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新领域。”今日(5月11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杜江在“旅游扶贫•行业协会在行动”启动仪式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事实上,旅游产业确实对扶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旅游局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10.6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80多万个乡村旅游经营户,年接待游客9.6亿人次,年经营收入约2800亿元,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达3000多万人。

在旅游的带动下,宁夏六盘山、江西赣州、河北阜平、内蒙古阿尔山市等贫困县市逐渐成为旅游快速发展的高地。

旅游扶贫的发展,得益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国家旅游局将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七家金融机构签订支持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国旅游业等提供金融资本支持。

另一方面,对于旅游扶贫,国家也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到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支持6000多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今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认真落实旅游扶贫工作要求,与扶贫部门一道,每年共同完成1000个扶贫重点村、5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任务”。

在杜江看来,旅游教育基金是配合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他表示,旅游教育基金作为国内首家旅游业的慈善公益基金,为全行业参与旅游扶贫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是全国旅游行业凝心聚力共同发展的体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旅游教育基金”公益项目于2014年10月设立,旨在通过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农家乐创业资金扶持等形式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责编 陈俊杰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