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产经智库刘志彪:新一轮经济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姚祥云    

Upload_1526563593714.thumb_head

5月17日,由长江产经智库教授刘志彪主编的《市场取向改革的胜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一书举行发布会,该书收录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财经·纵横丛书》之中。 

对于改革开放40年经验,刘志彪总结到,如果说中国第一波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以放权让利为特征,是按市场原则进行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那么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刘志彪认为,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与产权的明晰界定和财产保护制度的强化有直接的关系,都与市场主体的逐步发育成长有直接的关系,都与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市场调节机制的逐步有效以及市场工具和手段的逐步深度运用有直接的关系。

他表示,总的来看,在产权、市场与宏观管理三个层次,40年来的改革开放都是以市场取向为基调和标尺的,即什么样的体系、体制和制度适合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就按照这个要求去逐步改变。

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刘志彪强调,首先要大力压缩政府职能和结构。

此外,刘志彪认为,降低税费、分配改革是未来改革的重点之一。他指出,客观来看,在全球范围内,虽然我国的综合税负率并不能算最高,只能说属于中等偏高的水平,但如果考虑到土地出让收入、无法比较的非税收入等,中国的总体税负并不低。

刘志彪表示,降低税费一是与精兵简政相对应的,可能节流开源下来的财政收入,作为降低税费幅度的可选择空间;二是实施结构性减税,目标是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能力,同时让实体经济企业取得社会平均回报率,增加其投资能力。两者都可以产生刺激内需的效应。

 

责编 姚祥云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