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公里 国内完成首例5G远程人体手术

每经记者 刘春山    每经编辑 胥帅    

3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移动方面获悉,跨越近3000公里,今日,中国移动、华为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为帕金森病人进行“脑起搏器”植入手术。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与海南医院实现了5G通信下的操作互联。

“我在北京和海南两地轮换工作,本次手术是在海南工作期间,有北京的帕金森病人需要进行手术,且病人不宜飞往海南。借助中国移动5G网络的保障,首次实现了海南、北京两地远程手术,解决了4G网络条件下手术视频卡顿、远程控制延迟明显的问题,手术近乎实时操作,甚至感觉不到病人远在3000公里之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海南医院神经外科凌至培主任表示,将来通过远程手术,上级医院高质量、高水平的专家可以远程、直接对偏远地区的患者进行手术,完成过去在基层难以完成的手术。

记者注意到,1月份,中国联通也宣布完成了首例5G远程手术。不过与此次不同的是,中国联通的手术的两端相距50公里,不同于此次的3000公里,中国联通的5G手术是为实验动物进行远程肝切除手术,这次是为实实在在的患者解除病痛。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营商正加紧5G更快走到用户面前。

5G标准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量流移动业务宽带,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延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5G技术凭借大宽带、低延时、大连接等特点,与手术机器人相结合,实现信号的实时互连互通,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医疗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9年是5G预商用元年,随着运营商5G建设的铺开,各种示范应用也开始出现。5G 4K直播、5G高铁站、5G港口、5G电厂等等均已经出现,可以说,5G从测试已经走向了落地,重构全新的商业模式。

责编 胥帅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