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丨椰树“争议广告”的警示:接地气没错,但“三观”要正

◎若说撤掉引发争议的相关广告及回应,是椰树集团的自省,那这种自省,应当来得更早一些。

每经评论员 吴泽鹏 

常因广告设计“土味”、“接地气”,内容“打擦边球”、“粗暴”等登上热搜的海南椰树集团(以下简称椰树集团)近几日又火了。

此前,椰树集团发布了一则引起极大争议的招聘启事,其中称,“公司培养正副总经理学校再招生,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引起争议后,椰树集团被相关部门约谈并被立案调查。

然而,在这之后,椰树集团发布了自辩文章,称此前使用了“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这句话,“并没有明确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属于法无禁止即可行的范畴,美女帅哥是当前社会的通俗叫法”;文章还提出员工有“五个担心”,担心影响海南形象、椰树集团被搞垮、产业链上的50万人将“脱富返贫”等。

不过,4月5日上午,笔者发现,椰树集团官网及公司官方微博上,上述争议广告及相关文章均不再公开显示。若说撤掉相关广告及回应,是椰树集团的自省,那笔者认为,这种自省应当来得更早一些。

实际上,一直以来,椰树“不添加”、“不勾兑”的坚持,让其产品广受欢迎。无论是聚会还是日常饮用,常常能见到椰汁的身影,虽说市场上同类竞品众多,但消费者大多推“椰树”牌为正宗,可见“椰树”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这不是椰树集团第一次因为广告惹来“麻烦”,面对争议,椰树集团却充耳不闻、自持己见。笔者认为,椰树集团至少应该在以下几点进行反省。

其一,椰树应自省其“品牌傲慢”。笔者发现,椰树集团不止一次在官网文章中回应争议,称“中国有的人就是少见多怪。”这是何等傲慢?退一万步而言,纵使争议广告毫无瑕疵可言,也只能说明市场仍需消费者教育,椰树集团既然认为自己的广告没问题,面对质疑,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沟通,罗列一二三,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意识。粗暴地说出“少见多怪”,不是沟通,而是指责。

其二,椰树集团应自省此前的一系列广告和营销方式是否给外界带来误导。例如,椰树集团为火山岩矿泉水设计了“胸模瓶”,这其中有何关联?椰汁作为普通饮料,公司常年选择身材丰满的模特拍摄广告,是凸显企业偏好?还是暗示产品功能?

其三,椰树集团应当意识到,受消费者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好,而不是广告有噱头、有争议。诚然,争议广告短时间内有“宣传”效果,但“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争议广告的套路多了,稍有不慎,便只能自食其果,容易失去消费者,失去长久以来建立的品牌喜爱度。

另外,椰树集团此次事件也给所有商家提了一个醒:品牌宣传、产品宣传,创新可以有,但公序良俗和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设计风格、土味、接地气是企业的选择,这无可厚非。但作为企业也应当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要意识到宣传内容也带有价值观的输出,进行营销宣传时,除了保证真实、合法,还要兼顾“三观要正”、内容健康等基本规范,这才不失大企业风范。

责编 魏官红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