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大健康联席负责人廖逸星:罕见病的私募股权市场投资变得比之前更活跃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实习记者 许立波    每经编辑 汤辉    

9月10日,在杭州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上,华泰大健康联席负责人廖逸星以《罕见病投融资趋势及关注要点》为题发表了演讲。

廖逸星指出,中国2018年开始进行罕见病目录工作程序,罕见病立法进度在全球主要国家中相对落后,其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罕见病在定义上的模糊,廖逸星表示,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联合颁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共涵盖121种罕见病,但尚未对罕见病进行明确定义。

廖逸星在论坛上演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同时,廖逸星也看到了近几年国内罕见病领域一些积极的变化,用于治疗罕见病、能够预防或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具有临床优势的境外上市药物可通过特殊的加速审批途径批准。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11款用于治疗《目录》收录的罕见病药物获得NMPA批准上市,其中4款被纳入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孤儿药审批及医保准入正在加速。

在资本市场层面,廖逸星也看到了这一系列政策和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罕见病)的私募股权市场投资开始变得比之前更加活跃,虽然目前内地市场和中国香港地区市场还没有出现一起IPO融资,但在私募股权融资上,其实单笔的金额已经开始接近美国市场了,并没有量级上的差异。”

责编 汤辉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