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评|虚假调价函致北化股份涨停 对造谣者必须一查到底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在资本市场正常运营的大厦中,信任是支撑每一砖每一瓦的基石。5月23日,一份伪造的北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调价函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导致北化股份(002246.SZ)的股价在早盘持续上扬并在午后涨停。然而,北化股份随即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澄清,表示未发布此类调价函。此事件不仅揭示了市场上恶意造谣的危害,也反映出上市公司在面对谣言时的应对措施需要改进。

首先,针对恶意造谣者,必须一查到底,坚决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股市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虚假信息的传播都会对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严重影响。此次伪造调价函事件显然是一次恶意的市场操纵行为,旨在通过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从中牟取非法利益。监管机构应对此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只有通过严惩不贷,才能震慑那些企图通过造谣来操纵市场的不法分子,从而维护市场的公正与透明。

趁公司股价涨停出货的游资,是这起事件的受益方,具有重大嫌疑,应该重点核查。在这次事件中,多家游资席位在北化股份股价涨停之际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仓式卖出,明显显示出对股价短期波动的精准把握。对于这些异常交易行为,监管机构必须加大核查力度,调查其是否与伪造调价函的造谣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发现游资与造谣行为有关联,必须依法追究其责任,坚决打击这种利用虚假信息进行投机的违法行为。

其次,上市公司在面对谣言时,应该采取更加正式和透明的措施,而不仅仅在互动平台上进行简单回复。面对如此严重的造谣行为,北化股份仅在互动平台上澄清,未能及时出具正式公告,显然是不足够的。正式公告是公司对外发布的重要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更能有效地消除市场上的误解。此外,公司应该立即报警,将伪造公文的行为报告给公安机关,协助调查,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而不是让造谣事件“一笑而过”。这不仅是对公司自身形象和利益的保护,也是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表现。

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小道消息。市场上经常流传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尤其是涉及股价敏感信息的传闻,投资者更应谨慎对待。调价函等涉及公司重大决策的文件,理应由公司正式发布,而不是通过非官方渠道传播。投资者应多了解、多咨询,增强识别、防范、抵制涉及证券的诈骗活动的意识和能力,理性投资,防止上当受骗。

面对股市上的恶意造谣行为,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应对。监管机构应加大打击力度,上市公司应提高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查处违法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这次事件中的游资行为,特别是那些在股价异动中大肆出货的席位,必须进行重点核查,确保市场的公正和透明,防止投机行为对市场的破坏。

责编 贾运可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