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存贷利率双降 为居民减负也为财富加力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5月20日,金融市场迎来重要调整,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如期调降10个基点。作为居民住房贷款的定价基准,LPR的下调将直接传导至房贷领域。以30年期100万元等额本息贷款为例,利息总额将减少近2万元,切实减轻背负房贷居民的还款压力。
而在LPR调降的同一天,六家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1年期定存年化利率普遍降至0.95%左右,降幅达15个基点;3年期和5年期等长期限定存年化利率更是下调25个基点。
存款利率降幅高于LPR降幅,这一调整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的压力,进而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意愿。
从居民角度来看,存贷利率双降带来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对于负债较多的居民来说,贷款利率下降将减轻其债务负担,增加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对于拥有一定资产的居民来说,存款利率下降将使其非现金资产的内在价值提升。
我国居民的资产结构中,房产占据重要地位。当下较低的存款利率,叠加已充分调整的房价,使得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估值水平趋于合理。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5年4月,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租金房价比分别为1.49%、1.68%、1.63%和1.49%,均高于同期国有大行5年期定存1.3%的利率。这意味着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产,持有5年的租金总收入比银行利息多出1万元以上。在一些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部分居民已通过购置低价高龄住宅,经重新装修后出租,实现稳定的净现金流入。
从资产定价原理而言,利率的微小波动,经多年现金流折现累加,会对资产价值产生显著影响。例如,一套年租金3万元的房产,当贴现率从1.1%降至0.95%时,其70年贴现价值将从146万元增至154万元,增值8万元。
证券资产同样是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沪深300的股息率接近3.6%,二级市场10年期国债利率也超过1.6%,均大幅高于定期存款利率。基于贴现原理,存款利率下降时,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的内在价值将随之提高。
近年来,随着存款利率走低,“存款搬家”现象愈发明显,银行理财规模与非银机构资产规模不断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就来源于居民存款的转移。
货币为资产计价,利率作为货币的价格,其变动将深刻影响资产价格。存贷利率下调不仅直接降低居民利息负担,更将为居民财产增值创造有利条件。
标准化的证券资产在金融市场高频交易,利率调整对其价格的影响立竿见影;而房产等实物资产交易零散,利率变动的影响虽需时间显现,但资本逐利的特性决定,随着时间推移,利率持续下调对实物资产价值的影响终将全面、直观地展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