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发文,明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目标 专家:对培育更多优质民营企业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5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目标是经过5年推动企业建立符合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党的建设,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到2035年,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企业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专家表示,《意见》为不同类型企业提供灵活空间,对民营企业具有指引性,可帮助其提前树立规范运营意识,适应新发展趋势,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基础。

每经记者 周逸斐    每经编辑 陈旭    

5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普遍建立适合国情、符合实际、满足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建设全面加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更加完善,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自主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等作用充分发挥。

到2035年,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企业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意见》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有哪些实用价值?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能发挥哪些作用?

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对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进行了采访

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

项安波接受每经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除了过往强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要素之外,“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以及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等方面。因此,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将党的领导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重视职工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注重公司社会责任等。最新修订的公司法、最近刚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都体现了这些特征。

我国有超过1亿户经营主体,规模有大有小,类型多种多样,需要实施分类管理。项安波认为,基于此,《意见》为不同类型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灵活空间。

具体来看,对大型企业,推动其“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提供技术牵引和转化支持”;对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对上市公司,支持其“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开展中长期激励,制定稳定、长期的现金分红政策”;对国有企业群体,明确要“优化分类监管、分类考核”。

江苏启东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专家:提前让民企树立规范运营意识有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市

每经记者发现,《意见》强调完善企业服务体系。近期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也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的服务保障体系。

董煜接受每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意见》对民营经济具有指引性,而非强制性,主要是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营企业提供指导性帮助,对培育更多优质民营企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那么,《意见》能对民营企业带来哪些具体的指引?董煜从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首先,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民营企业需要适应智能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使企业运营更好地适应新发展趋势的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自主化管理模式,企业本质上能够提升运行效率,增强对趋势的把握和研判效率,减少失误决策的概率。

例如,企业在引进高技术人才后,只有激励机制完善、能让人才发挥作用的企业,才能留住人才,而这与企业内部的结构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在决策效率、趋势研判精准度以及用人机制完善度等方面都将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变化。

其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规范运行成为必然要求。通过完善治理架构,企业能够增强管理的规范性,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对决策进行更加客观的纵向分析,从而避免经营中的风险隐患。在西方国家,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来实现这一过程。而《意见》发布后,我国提前让民营企业树立规范公司运营的意识,有助于其在未来资本市场上市或扩大规模时,更好适应风险监管要求,规避风险,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发展格局下,民营企业出海成为趋势,这就要求企业与国际运行规则接轨。“《意见》的一些政策与世界企业管理基本规则要求也是接轨的。民营企业根据要求加强管理,不仅有利于其拓展海外业务,还能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基础。《意见》明确提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而一流企业必然需要一流的治理。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能够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水平,比如能解决家族制、运行不规范等问题。”董煜说。

为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脱颖而出提供了制度基础

《意见》还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企业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项安波认为,《意见》为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脱颖而出提供了制度基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释放活力,重点是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深化经营责任制,通过全面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工资总额预算周期制管理、完善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指引等,激励更多国有企业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前进。

另一方面是对民营企业制度赋能,通过支持民营企业优化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家族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式,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完成制度转型,向世界一流企业努力。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编 陈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