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4年来首失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近5年来海外总资产是GDP两倍,债市酝酿危机明日面临大考

日本财务省5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日本对外净资产达533.05万亿日元,34年来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每经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以来,日本的海外资产总额一直是其名义GDP的两倍以上,暴露出内需不振的结构性难题。与此同时,日本债市正酝酿危机,30年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波动,真正的考验还在5月28日将举行的4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兰素英    

日本街景 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郝帅 摄

日本财务省当地时间5月27日(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日本对外净资产(即海外资产总额减去海外负债总额)达到533.05万亿日元(约合3.7万亿美元),首次超过500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汇率换算,德国在2024年底的对外净资产为569.65亿日元,超过日本。

这意味着,日本34年来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这背后的一大主因就是日元的贬值。去年,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上涨11.48%,欧元对日元的汇率上涨5%。据日本财务省,日元的贬值提振了日本的外币资产,导致海外资产和负债均增加,但资产增长速度更快,部分原因是海外商业投资扩大。

表面上看,日本的对外资产“账面风光”,然而,长期以来依赖“资本外流”驱动增长,也正暴露出日本的结构性难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以来,日本的海外资产总额一直是其名义GDP的两倍以上,资本“重海外、轻本土”早已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日本债市悄然酝酿。本月,30年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波动,引发市场对日本财政可持续性的广泛担忧。目前,全球市场聚焦将于本周三(28日)举行的4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如果拍卖需求疲软,可能进一步推高收益率,加速抛售循环。

34年来首次!日本丢掉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日元贬值是主因

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日本对外净资产达到533.05万亿日元,比前一年增长约13%,连续第七年实现增长尽管这一数字刷新了历史高点,但并未让日本保持全球最大债权国的地位。

另外,2024年日本的经常项目顺差为29.4万亿日元(约合1800亿欧元)。而得益于强劲的贸易表现,德国的顺差高达2487亿欧元。

数据公布当天,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表示,他并没有对这一事态发展感到不安。他对媒体表示,“考虑到日本的对外净资产也在稳步增长,排名本身不应被视为日本债权国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的信号。

实际上,日本34年来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日元的贬值。去年,美元对日元汇率上涨11.48%,欧元对日元汇率上涨了约5%,后者进一步拉大了德国对外净资产(以日元计价)相对于日本的增长。 

日本财务省表示,日元贬值提振了日本的外币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资产在换算成本币后的价值。

彭博社报道称,弱日元促进了日本海外资产和负债的增加,但资产的增长速度更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海外商业投资扩大的推动。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24年,日本企业对外国直接投资(FDI)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其中,金融、保险和零售等行业吸引了日本投资者的大量资金。

近5年日本海外资产总额保持在GDP的两倍以上

过去34年,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国内市场寥寥无几的投资机会。由于日本本土市场、人力、资源有限,难以支撑日本在各产业的扩张和发展,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希望以对外投资带动产业发展、以对外投资促进贸易发展。

其实,纵观日本财务省多年的数据,自2020年以来,日本海外资产总额一直是该国名义GDP的两倍以上。以2024年为例,当年日本的名义GDP约为609万亿日元,而截至去年年底,日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海外持有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1659万亿日元。也就是说,2024年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规模是其名义GDP的2.7倍。

被“股神”巴菲特看中的日本五大商社就非常热衷海外投资,国际化比例很高。在这五家商社中,除了伊藤忠商事,其他四家在日本境外投资的比例均超过45%。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就投资形式来看,“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为海外资产构成的两大主要部分,占比分别为39%和20%;就海外投资行业来看,金融保险业、投资批发、交通设备、通信业、电气机械等位居前五;以海外投资目的地来看,美国、德国和中国分别位居前三。

然而,这种增长模式暴露了日本经济的深层矛盾:在国内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企业被迫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机遇,这种“资本外流虽然带来了账面数字的亮眼表现,却也反映出本土市场活力不足的现实。

日本债市明日将迎真正考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几乎在日本34年来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的同时,日本债市正在上演一场更为深层的危机。

本周以来,日本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挫。5月27日,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跌20个基点至2.835%,为自5月8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截至27日下午3点50,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852%,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326%。

5月20日,新发行的2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结果惨淡,投标倍数跌至2.5倍,创下2012年8月以来的新低,其平均价格与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距飙升至1.14,创下自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反映出市场需求严重低迷。

受此影响,在这一天后的几天里,2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创下2000年以来新高,30年期和40年期日债收益率也创下历史新纪录。5月23日,日本最大的寿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Nippon Life)宣布,截至今年3月底,其持有的日本国债已经出现巨额账面浮亏,金额高达3.6万亿日元(约2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两倍。

图片来源:日本财务省、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番日本长期限国债利率大涨的背后是外界对日本财政状况的担忧。

日本首相石破茂5月19日拒绝了反对党提出的减税呼吁,并在国会警告称,债务缠身的日本政府处境“比希腊还糟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债务高达其GDP的235%,远超希腊在2009年欧债危机时的142%。

受石破茂言论的影响,海外投资者暂时回避了日本国债,带来了明显的利率上行压力。比起日本国内投资者,海外投资者对“财政风险”更为敏感。在今年3月和4月,出于对美国财政的担心,海外投资者曾连续两个月大幅净买入日本债券。

在巴克莱董事总经理、经济研究主管Christian Keller看来,日本面临的另一大风险是通胀的不断走高。他在发给每经记者的置评邮件中称,日本超高的政府债务并不新鲜,但值得警惕的是,该国目前的通胀高于(日本央行的)目标,日本央行已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不仅通过提高政策利率,还通过逐步减少其持有的巨额日本国债(即量化紧缩)。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多变的政治局势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执政党在去年的众议院选举中失去了多数席位,民意调查的低迷为7月的参议院选举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由于反对党主张削减增值税,而美国要求日本增加国防开支,日本进一步财政扩张的压力很大。”Christian Keller补充道。

目前,全球市场聚焦将于本周三(28日)举行的4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如果拍卖需求疲软,可能进一步推高收益率,加速抛售循环;反之,强劲需求则可能为市场提供短期稳定。 

“超长期债券目前已经企稳,但在40年期国债拍卖消化完毕之前,投资者仍将保持谨慎,”AXA投资管理公司东京分部高级固定收益策略师Ryutaro Kimura表示,“除非日本央行或财务省提供支持以解决供需失衡,否则这对投资者来说仍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区域。”

面对市场动荡,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迄今拒绝释放任何准备在债券市场采取行动的信号。这种政策不确定性正在放大市场波动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郝帅 摄

责编 兰素英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