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上半年预亏最高4120万元:商业航天竞争承压,拟加快业务转型突围

7月10日晚,中国卫星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120万元至-212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亏损原因包括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商业航天产品毛利率低、子公司经营情况未好转等。截至2024年底,中国卫星10家子公司中有3家亏损超1.57亿元。

每经记者 杨卉    每经编辑 魏文艺    

7月10日晚间,中国卫星(SH600118,股价27.88元,市值329.68亿元)公告称,预计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出现亏损,与上年同期相比将由盈转亏。

至于亏损原因,中国卫星列举了以下几点:上半年公司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相关产品交付增量是以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为主,以及几家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尚未显著改善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来自子公司的亏损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且直接影响到中国卫星的业绩。截至去年底,中国卫星共有10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对2024年中国卫星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的子公司共有7家,其中三家在当年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金额超1.57亿元。

来源:中国卫星公告

今年上半年预计由盈转亏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中国卫星2025年半年度(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20万元至-2120万元;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4730万元至-2530万元。而去年同期,中国卫星归母净利润为850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31万元。

据公司官网介绍,中国卫星专注于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两大主业。

在预亏公告中,中国卫星表示,在宇航制造方面,卫星研制业务半年度达到验收条件的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而日常经营及备产准备等各项支出持续发生。

另外,报告期内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虽显著增加,但交付增量是以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为主,交付增量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小。

卫星应用方面,中国卫星称,受部分产品处于升级换代过渡期、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几家子公司经营情况尚未明显好转。

面对业绩预亏,中国卫星在公告中称,公司将加大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努力开辟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领域新赛道,加快推动有关业务转型,同时持续加强成本管理和风险防控。

去年三家子公司合计亏损1.57亿元

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卫星共拥有10家全资/控股子公司,部分子公司当年(2024年)就已经发生亏损,这是导致中国卫星2024年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看,2024年对中国卫星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的子公司共有7家,其中4家子公司当年(2024年)为盈利状态;3家子公司录得亏损,合计亏损金额超1.57亿元。

图源:中国卫星2024年财报截图

在2024年财报中,中国卫星解释了上述三家子公司发生亏损的原因。

具体来看,2024年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由于业务转型,前期在政府泛安全领域形成的无形资产已无法为新领域发挥有效作用,对前期形成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另外,受相关业务资格获取以及用户需求立项进度等影响,(该公司)合同签署时间较晚,对报告期内的收入贡献较少。

而北京星地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则是由于从事业务较为单一,受主要产品升级换代影响,新签订单大幅减少。

第三家亏损的子公司是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2024年)合同签署时间较晚,对收入贡献较少。

此外,由于商业航天竞争进一步加剧,该公司的业务利润空间下降也较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54372881

责编 魏文艺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