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值万金!“00后”对出莫言上联,获10万元奖金,北师大教授:多年难遇的绝对!此前有人称“上联难倒AI”

每经编辑 陈柯名    

今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广东惠州面对百年客家围屋碧滟楼有感而发,写下“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十字上联,并发出“向天下文友敬求下联”之邀。

据惠州日报,相关话题随即登上微博热搜,广大文化历史、诗词楹联爱好者以及网友们踊跃参与,短短几日,在“惠州惠民通”APP投稿量突破3000条,惠州日报社旗下的微信、抖音等平台以跟帖回复形式应征超1.2万条。记者留意到,网友纷纷感慨上联“不好对”,“拿下10万奖金挺难的”,甚至有人称“莫言上联难倒AI”。

CFF20LXzkOxqyEbTh2z9fq8zsicJib8FLZWxqlL8mOMic9icUz0gIv81ekAtGFibbvuOPIVC0PxGTwzh79YricySZiaHQ.jpg

CFF20LXzkOxqyEbTh2z9fq8zsicJib8FLZqCx8wZcCcibV5icZic4KL8TedIOJNfwSY4IS9ErxCCjGxYiapp0pAkRAzw.jpg

10月20日,该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揭晓,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六个优秀作品。其中,独得一等奖,并收获10万元奖金的作者宋珂嘉是一名21岁的年轻人。

他对出的下联为“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北京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现场对一等奖作品进行了解读,表示是“多年难遇的绝对”。

U9zvKp7O1GuiaCviaQT8OLCXnib0pfAaaaIthkltMND1HC2Sw2Y48L26olm7TCzCGok7aql6Q2CpMC1qyKaAtYTSA.jpg

宋母代宋珂嘉领奖除了10万元奖金,莫言还特别准备了亲笔书法作品作为赠礼。该奖项由宋珂嘉母亲代领,宋母表示,孩子要把奖金的一半捐给“莫言同心”公益项目,用以先心病儿童的救治。除一等奖外,主办方也评出二等奖两名、三等奖3名。

二等奖(2名)

以客语通客域惠重吉隆

(作者:杨卫东)

以大智开大治桂馥兰薰

(作者:师前)

三等奖(3名)

在惠市书惠史业盛州兴

(作者:任杰)

自古井思古景水润苏荣

(作者:陈玲玲)

顺大势成大事惠广泽长

(作者:曾立安)

莫言所出上联中的“南阳”源于惠州叶姓家族来自河南南阳,其堂号为“南阳堂”,而“南洋”是说叶亚来下南洋到吉隆坡发展成就大业,“叶”指的是叶氏家族。“南阳”与“南洋”是完全同音的一对平声字,但“阳”与“洋”同音不同字,“根深叶茂”形容叶姓家族从河南南阳到广东惠州,再到吉隆坡之繁茂昌隆的状态,也象征中华文化的根系之深与影响之广。

莫言上联平仄为“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下联征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有网友晒出了《叶氏族谱汇编第三册(惠阳县部分)》记载内容,科普莫言上联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清康熙元年(1662年),逢春公叶特茂与胞弟叶特盛以及部分族人,从梅州兴宁合水溪唇迁居至归善县淡水沙坑(今惠阳区秋长街道铁门扇村黄竹沥)。他们的家族历经350余年的风风雨雨,枝繁叶茂,人才济济。叶氏家族在秋长一带建造众多大小围屋,这些围屋不仅见证了叶氏家族的繁荣,更承载了他们的家族记忆与文化传统。

编辑|陈柯名 杜波

校对|许绍航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惠州日报、惠州发布、广州日报等

责编 陈柯名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