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子”曰 | 下周一,这家知名公司将被强制退市

每经记者 曾子建    每经编辑 袁东    

下周一(10月27日),诺辉健康(06606.HK)将被港交所强制退市。

诺辉健康的上一次正常交易,要追溯到2024年3月27日,当天该公司大跌19%,以14.14港元报收。随后陷入长达18个月的长期停牌,直到今日早间,诺辉健康正式公布消息,公司上市地位将于10月27日被取消。

2021年2月,诺辉健康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也是当年的明星股。其发行价为26.66港元,上市后被最高炒到89.65港元,但随后就出现持续大跌,最低时股价跌到12.7港元。

诺辉健康之所以被强制退市,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23年遭到做空机构质疑,其通过不断压货的方式,虚构了九成销售收入。做空报告还称,诺辉健康的真实业务量远不及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尽管当时诺辉健康矢口否认业绩造假,但此后审计机构拒绝为其财报背书,并发出关于质疑销售真实性等问题的关注函。于是,诺辉健康被港交所强制停牌。时至今日,诺辉健康依然未能披露2023年和2024年的财报,且未能针对审计问题披露独立调查结果。最终,只能吞下被退市的苦果。诺辉健康的退市,也成为港股18A首家被退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所谓港股18A,是指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中的第18A章,这是港交所于2018年4月新增的章节。其目的是专为尚未盈利,或没有充足营运历史的生物科技公司量身定制。这一章节的推出,极大地拓宽了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资渠道,使得众多创新型企业得以在港股市场上市。

截至2024年末,已有超过60家生物科技公司遵循18A章实现上市,2025年,又有10余家公司完成18A上市。正因为有了18A,我们才能看到当前港股市场有很多股票简称中带“B”字母的上市公司。

而在今年,带“B”字母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说是港股一道另类的风景线,涌现出了不少表现出色的公司。近年来,已有一部分18A公司依靠盈利,成功实现摘“B”,比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希诺生物等。

但“B”既是生物科技的标签,同时也是紧箍咒。还有很多公司,因为迟迟无法实现盈利,其蕴藏的不确定性风险不得不防。这次诺辉健康的退市,无疑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这里,笔者无法点出其他类似公司的名称。但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几年下来,还有不少公司已经跌成了股价不足1港元的“仙股”。生物科技的故事讲得再漂亮,最终还是要实现盈利,才能摘掉“B”字的帽子啊。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港股第一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责编 袁东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