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 | 笔试合格人数不够就添4人来凑 一场消防招录尚有五大疑点须追根究底

11月4日,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就9月4日招录消防文员情况发布通报。因笔试合格人数不足,从不合格者中另选4人入围,且未对公示人员身份证“脱敏”。通报虽道歉并反思,但未令人满意,存在五大疑点,包括招录流程、面试组织、负责人权限、监督制约及后续进展等。公众期待更有说服力的报告,确保招录公平公正。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11月4日,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情况通报称,9月4日,该支队发布《2025年度消防文员招录公告》,为下辖双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招录消防文员(6个岗位共10人)。共33人参加笔试和面试,因只有6人笔试成绩合格,未达到招录人数目标,支队分岗位从笔试不合格人员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另选4人入围。10月21日,支队发布了所有报考人员综合成绩排名表和入围体检环节人员名单,在发布时未对人员身份证号码进行“脱敏”处理。

通报中表示,向被泄露个人身份信息的考生表示歉意,并将深刻反思,纠正错误,进一步完善和执行招录标准程序,对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用。

总结这份通报内容,因为笔试成绩合格的人数不够,相关人员就想个办法再“选拔”4人以凑满10人。在这4位笔试不满60分(总分100分)的人当中,最低分仅37.2分,但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视若无睹,仍然强行纳入。

从常识来看,分数如此之低已经很难胜任工作需求。为什么还能“滥竽充数”?也许对招聘工作人员来说,是否胜任工作是后面的事情,也是其他人的事情,反正事不关己;如果本次招聘人数不够,后续还要继续走招聘流程,那就成了自己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一项工作只有自己的利益和便利,没有他人、没有集体、没有公平、没有规则,所谓的“灵活变通”,实则是为自己变通。这是工作作风问题,责任心的问题,也是工作人员的素养问题。

按照一般的招录流程,只有笔试成绩合格者才能参加面试,但最终33人都参加了面试,难道上述面试在笔试成绩出来之前就已完成?这并不寻常,因为面试的工作量并不小,也和相关工作人员贪图便利的特点并不相符。

笔试、面试之后,还有审核、公示环节,但这些环节也形同虚设,漏洞百出,甚至出现了公示人员身份证未打码等低级错误,上述通报中称相关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这些情况已不能用失误来解释,而是违反规则。

上述通报是一份标准的通报,指出了问题,给出了反思,提出了解决办法。但仔细梳理上述事件的细节就可以看出,通报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反而更让人忧心通报高高举起,最终处理却轻轻落下,关键问题被回避,处置就到此为止。基于当前信息,笔者认为至少还有以下五大疑点需要解答。

一是,招录的详细流程是怎样的?绝大多数人员笔试成绩低于60分,是题目难度太大,还是题目本身就有问题,或者是阅卷计分就出了问题。面试是否在笔试出分之前就已进行,这是否合规?

二是,面试由谁组织、由谁面试、如何计分?有3位笔试不合格但入围人员的面试成绩为何出奇的高(89~90分,属最高一档)?面试是否也是为了“凑够10人”而设置?

三是,招录的负责人员是哪些,是有人负责还是没人负责,决策者是谁,谁能在明知违背规则的情况下“选拔”分数不合格者,普通工作人员或是“临时工”有这个权限吗?

四是,招录流程各个环节的负责人有无相互制约和监督,4位补缺人员与招录工作人员之间是否有交集,是否有隐藏的利益关系?

五是,后续重要进展是否会再披露,哪些人该承担责任是否要公示?在人员没招满的情况下,后续招录是否会继续进行,新的招录流程又会如何优化,以确保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对6位笔试成绩合格者,他们需要被公平对待,如果一项工作别人笔试不合格也能得到,那这份工作的责任感、自豪感也就无从建立。招录工作容不得弄虚作假,对用人单位来说,这严重影响了其公信力,必须严肃追责。对公众来说,大家需要的是知情权,有知情权才有信任。

总之,有关这场招录流程、人员、审核及处理的结果等问题,需要一份更有说服力、更全面的报告,而不仅仅只是一份标准格式的通报。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原创

责编 张益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