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PPI环比年内首涨:反内卷初见成效,持续改善尚待供需两端久久为功

PPI数据持续改善,既需延续行业供给侧治理力度,推动产能优化与竞争秩序规范落地见效,也需着力扩大内需、稳定产业链预期。唯有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才能推动政策效果从上游向中下游顺畅传导,为经济更好发展筑牢基础。

每经记者 杜恒峰    每经编辑 贾运可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物价数据。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六个月扩大。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这也是PPI环比数据年内首次转涨。

在推动PPI环比数据上涨的因素当中,反内卷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煤炭为例,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涨1.6%,这也是该行业连续第三个月价格环比为正,而在这之前的连续9个月,该指标一直为负。转折点发生于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当月发布通知,为规范煤矿企业生产行为,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国家能源局拟在重点产煤省(区)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工作。

在产能治理与冬季用能需求上升的双重驱动下,第三季度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均价约673元/吨,环比上升约6.75%;山西产主焦煤京唐港库2025年第三季度均价为1564元/吨,环比上涨19.09%。价格上涨也推动相关企业经营好转,行业龙头中国神华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9.51%。

另一个典型行业是光伏行业。10月份,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6%,9月环比涨幅为0.8%,而在8月为-0.2%,改善明显。这一转折的关键节点出现在8月,当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此次会议部署了规范竞争秩序、遏制低价倾销、推动产能优化等核心举措。

据中信建投11月9日的研报数据,7月以来,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分别累计上涨42.9%、38.9%、9.6%和1.5%,越靠近上游涨幅越显著,且三季度硅料环节已经有扭亏为盈迹象。价格环比改善也体现到企业业绩上,光伏行业有多家龙头企业环比大幅减亏,隆基绿能归母净利润亏损额从第二季度的11.33亿元降到第三季度的8.34亿元,通威股份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则从23.63亿元减到3.15亿元。

在看到数据环比改善的同时,其中也有一些结构性、长期性的难点。从结构看,拆分PPI环比转正的成因,据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的分析,10月以来铜价涨幅较大,拉动PPI环比增长0.2%,是主要的贡献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10月国内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上涨5.3%。但国际因素更多是外因、不可控因素,PPI持续回升的基础仍有待稳固。

从同比数据看,PPI仍持续为负,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收窄。PPI环比转正代表边际改善,而同比数据改善需要边际改善的积累才能达成。在治理供给端的同时,PPI长期回升还需要下游需求的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方面,10月CPI环比涨幅持续扩大,同比由降转涨,其中金价上涨、国庆中秋假期推动出行需求是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偏短期,影响更大的猪肉价格仍维持在低位。

供给的规范和治理,需求的恢复和扩张,都需要久久为功。从效果看,反内卷最为直接快速,但需要更为系统的治理方法,尤其是要深入到行业的深层次矛盾,具体措施也需要尽快落地。

比如煤炭行业,9月国资委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反内卷政策框架首提“稳电价”,直指当前电力行业的核心矛盾,有望推动形成稳定的电价预期。而电价的稳定预期将反向为上游行业价格提供支撑,形成产业链协同稳定的良性循环。

又比如光伏行业,反内卷从2024年5月开始规划,当年10月正式启动,2025年继续推进,6月以来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反内卷规格持续提升。在最为关键的产能整合方面,多晶硅行业成立“联合体”收储一事酝酿已久,但目前相关细节仍在商议中,17家硅料企业正在搭建联合体,相关工作需要尽快破局才能有效治理供给。

PPI数据持续改善,既需延续行业供给侧治理力度,推动产能优化与竞争秩序规范落地见效,也需着力扩大内需、稳定产业链预期。唯有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才能推动政策效果从上游向中下游顺畅传导,为经济更好发展筑牢基础。

责编 贾运可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