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拜耳避孕药致死 国内曾被接连警示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发自北京

近日,加拿大卫生部门称,已经有23名女性因服用拜耳医药保健公司(以下简称拜耳医药)的两款避孕药优思明和优悦丧生。其中,有15名女性服用的是优思明,另有8名女性死亡原因被疑和服用优悦有关,其中最小的患者年龄仅有14岁。此外,据加拿大卫生部门统计,从2007年截至今年2月底,加拿大卫生部门还收集到600例相关不良反应。

加拿大卫生部门称,大多数死亡个案发生于妇女在服药后不久,其中一些涉及肺动脉栓塞,即血液流到肺部之后形成血液凝块,也有人可能死于心脏病发作或脑血栓。

优思明及优悦是拜耳医药的畅销品种,作为进口药品,优思明于2008年获得药品批准字号,2009年正式进入中国。在国家食药监局的官方网站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并未查到优悦相关注册信息。

对于可能引起血栓的隐患是否有所提示,国内是否收集到相关不良反应案例,拜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复称:YAZ优悦目前还没有在国内上市。

由于可能致血栓,优思明和优悦屡遭监管部门拷问。2011年5月,FDA通报了其目前正在评估的含屈螺酮口服避孕药品种的新的安全性信息,优思明、优悦等四款药品被列为调查对象。当时两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研究表明,和传统避孕药相比,服用含屈螺酮的避孕药发生血栓的风险高2-3倍。国家食药监局当时也接连在当年7月份和12月份连续发布了两期药物警戒快讯,提醒医生在处方时引起关注。

2012年4月,经评估后,FDA要求拜耳更改产品标签,提醒消费者关于血栓风险增加的隐患。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位18岁的女大学生在服用避孕药Yaz(香港名为优悦)后因心脏停搏而猝死,事后其死因被指与服用Yaz引发的血栓有关。同时,由于避孕药存在血栓隐患,拜耳陷入了大规模的集体诉讼的泥潭,据外媒报道,拜耳面临优思明以及优悦致血栓相关的人数接近1万人集体诉讼,还有1200的拟提起诉讼。为支付和优思明、优悦等相关的集体诉讼,拜耳已经支付了15亿美金,拜耳的分部收入因此骤降43.3%。

虽然诉讼缠身,不过,优思明目前在国内短效避孕药市场占比仍遥遥领先竞争产品。广州斯迈驰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CHM)零售终端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优思明的市场占有率为38%,其竞争对手妈富隆的占比35%,今年第一季度,优思明的市场占有率增加7个百分点升至45%,妈富隆则降为32%。

责编 何建川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