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周纪昌:要培养大企业而不是垄断企业

周纪昌说,“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年,国企好起来之后,一步步在走回头路,比如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他说,他清楚地记得国企改革时,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国企必须到市场去,不能依赖政府,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每经编辑 周洲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3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旁听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纪昌在小组讨论时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和感悟。

针对国企改革,他谈了自己的看法。1997年前后,中央决定进行国企改革,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转变思想,打破铁饭碗,砸烂大锅饭。“一些国有大企业后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因为这些举动。”周纪昌说,“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年,国企好起来之后,一步步在走回头路,比如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他说,他清楚地记得国企改革时,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国企必须到市场去,不能依赖政府,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这几年,特别是国有企业,它不是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又在逐步回到政府的怀抱。国企竞争力在逐渐衰减。国企经过了25年的长期改革才回到比较好的轨道。”周纪昌说,国有企业竞争力的衰减是个慢性过程,有些问题不一定现在看到,但这种思想体制在国企里植入后,它的竞争力就会丧失。

“所以我觉得,必须将企业定义为市场竞争主体,甭管所有制,也甭管企业大小,必须把它定义为市场竞争主体。如果不这样定义,一切改革都是口头的。”

他提出,企业必须去行政化。“当年国企改革时候,企业没有行政级别,只看它在市场中有没有竞争能力。”

他认为,所有企业不管民企国企、大企业小企业,国家制定政策时必须一视同仁。

“企业的竞争力反映了国家竞争力。现在能够在世界上讲话的国家,都是因为有特别强大的企业作支持,美德法英都是如此。中国也要必须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像韩国那样。”周纪昌说,“中国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太少了。这不是指垄断企业。必须将垄断企业和大企业区分开,要着重培养具备世界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国家才能发展强大。

他认为竞争性行业应减少国有成分。“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到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引进外资民资参股。如果参股比例不足够大的话,还是没有什么竞争能力。”

责编 陈小雨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