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核工业创建60周年纪念 6股或掀狂澜(名单)

迎核工业创建60周年纪念 6股或掀狂澜(名单)

 

1月15日,我国核工业将迎来创建60周年纪念日。同日,由世界核协会和中国核学会共同主办的“世界核能聚焦”研讨会将在北京举行,共同探讨核电行业发展。近期来,国家能源局接连批复多个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方案,表明我国第三代自主技术华龙一号已成为主流。

随着核工业6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核电新项目启动迎来窗口期。在国内核电项目加快和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预计到2020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近5000亿元,核岛、常规岛、蝶阀等辅助设备市场,均迎来实质性订单机遇。

去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20年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安全发展核电,并明确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仍为5800万千瓦,而此前市场预期,该目标将调减500万千瓦。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核电扶持政策密集,国家能源局同意福清5号、6号机组、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2台机组均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并要求关键材料国产化比例不低于85%。另外,据媒体综合报道,国家还在酝酿三大核电集团资产整合,以规避海外市场恶性竞争,提升出口销量。

在高层的力挺下,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启动核电新项目审批,上报三个核电站项目6台机组,装机容量大约在700万千瓦。另外,中广核集团日前表示,由其牵头研发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研发”科研项目,已通过科技部组织专家组验收评审。国产控制棒系统的重大突破,为实现安全发展核电提供重要保障,也有利于摆脱国外技术垄断。

在走出去方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已与美国西屋、土耳其国有发电公司EUAS签署合作备忘录,启动在土耳其开发建设4台核电机组(采用CAP1400技术和AP1000技术)的排他性协商。

公司方面,中核科技主营核电阀门,大股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关键阀门生产能力扩建项目已建成投产。丹甫股份拟被台海核电借壳,完全转型核电站-回路主管道建设等设备制造,目前该方案已获证监会受理。东方电气在核岛、常规岛等设备领域,拥有较强竞争实力。(上证报)

盾安环境:传统业务稳步增长,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仍在调整中

盾安环境 002011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浙商证券 分析师:刘迟到 撰写日期:2014-10-21

投资要点。

净利润增速符合预期。

2014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5亿元,同比增长1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60.6%,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8485万元,同比增长206.1%,每股收益0.14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93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1347.86万元,同比下降37.5%。

制冷阀门行业稳定增长电子膨胀阀是亮点。

我国空调行业仍保持相对稳定增长: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空调行业产量9382.2万台,同比增长8.85%,销量9496.8万台,同比增长4.86%。制冷阀门行业出货量也保持相对稳定,1-8月份、截止阀、四通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内销量分别为1.43亿只、5840万只、204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3.1%、14%和71.1%。

2013年10月,新变频空调标准实施促进电子膨胀阀的应用,因此,年初以来电子膨胀阀需求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传统截止阀、四通阀销量增速估计在20%左右,电子膨胀阀销量至少翻番。我们预计第四季度,空调产销量增速小幅下滑可能性比较大,全年公司传统阀门销量增速在15%-20%之间,电子膨胀阀和去年相比至少翻番,达到700万只以上。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继续调整可能性较大。

由于去年剥离光伏业务等相关资产,投资收益较大(2013年同期,投资收益达到2.78亿元),因此,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较大。公司2013年以来,开始逐步调整合同能源业务结构,工程确认收入占比下降,全年节能业务收入仅4.63亿元,2014年将继续深化调整节能业务。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全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18元、0.25元,虽然目前动态估值较高,但是目前股价已基本反应市场预期,未来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仍可能成为公司业绩亮点,维持“买入”评级。

久立特材: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静待公司高端产品产能释放

久立特材 002318 钢铁行业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 分析师:胡皓 撰写日期:2014-10-28

1.事件。

久立特材公布2014 年三季度报,公司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8 亿元,同比下降5.51%;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0.59 亿元,同比下降15.94%;基本每股收益0.19 元,同比减少0.03 元,业绩低于预期。公司1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0.96 亿元,同比下降3.1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64 亿元,同比下降4.41%;基本每股收益0.52 元,同比减少0.03 元。公司预计2014 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为-15.00%~0.00%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1)下游景气下滑致使公司盈利下降。

报告期内,受国内宏观经济波动、油气领域反腐等因素影响,公司所处的不锈钢行业的主要下游投资放缓,行业景气度下滑。公司传统产品需求下降,高端产品未能充分放量,而且下游客户因资金紧张导致公司交货收款期延长(公司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2.01%),致使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下滑。另一方面,公司在手订单状况良好,表现在其前三季度存货(主要系大订单增加而为锁定成本匹配相应的原材料)同比增长37.20%,预付款项(订单增加为预付原材料的货款)同比增加90.19%,公司未来营收水平大幅反弹是大概率事件。

(2)高端产品产能逐步释放,业绩反转可期。

公司高端产品2 万吨LNG 管项目、500 吨核电蒸发器690U 型管项目、1 万吨特殊钢与钛合金复合管项目产能已开始逐渐释放。(1)LNG 管项前三季度已贡献业绩(上半年实现利润3157 万元),考虑到其所获俄罗斯1.3 万吨LNG 管订单将于15 年交货,项目产能或于明年完全达产。(2)公司核电蒸发器690U 型管项目现已试产且量产化研发进程加速,首批100 多吨合计1 亿元山东荣成CAP1400核电机组蒸发器U 型管订单也将于15 年供货。而我国核电项目预计于14 年年底重启所带来的蒸发器U 型管大量新订单,也将刺激公司加快项目量产进度,提升产能利用率。(3)公司复合管项目已于6 月底投产,目前已有小批量订单在产。

预计随着下游油气管道建设需求的增长,其项目产能也将于15 年大规模释放。

公司高端产品产能释放将为公司营收提供增量并有效提升其整体毛利率水平(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环比增长1%),力助其业绩反转。

(3)核电+油气进入新景气周期,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尽管公司14 年业绩低迷,但我们看好公司高端产品的下游行业核电与油气领域即将进入新的景气周期,配合公司LNG 管项目、核电蒸发器U 型管项目与复合管项目集中于15 年释放产能,全面爆发贡献业绩。我们认为公司15 年将迎来其业绩拐点,维持“谨慎推荐”的评级。

(4)风险提示。

1)公司高端产品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下游需求低迷。

江苏神通:核电新订单尚未到批量交货期

江苏神通 002438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潘贻立 撰写日期:2014-10-27

动态事件:

公司10月20日发布三季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下降4.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93.38万元,同比下降12.47%;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公司预计2014年年度净利润变动幅度为-20.00%至10.00%,变动区间为5271.57至7248.41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589.46万元。

主要观点:

核电沿海4项目已核定开工计划,利好消息再起

市场消息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捷克总统泽曼,指出中捷务实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方在核电、高铁等装备制造业方面拥有先进技术、丰富经验、雄厚实力和良好性价比。中国政府鼓励有实力的中方企业积极参与捷克核电设施扩建改造等项目。

近期发改委已正式核定了沿海4个核电站新建项目的开工计划,包括山东荣成石岛湾一期、辽宁葫芦岛徐大堡一期、广东陆丰一期和辽宁大连红沿河二期,预计分别将于2017年前後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核电新项目重启正式开闸,首批4个项目总装机量达1,010万千瓦规模,若以当前三代核电综合造价16元/瓦计算,总投资规模或达1,600亿元。按相关规划,到2020年,国内核电新建项目总规模将达3600万千瓦,有望撬动核电设备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预计未来国内每年将新建约8个核电项目,加上在建核电站大量投入商用带来的备件需求,2015年起公司核电阀门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016年实现全面爆发。公司今年上半年已获得核电订单1.84亿元,全年新订单有望突破3亿元,同比去年全年仅为1.64亿元。

受2011年国家暂停新建核电项目审批等系列政策影响,公司前两年新增订单数量有限,以存量订单为主的核电阀门大部分已完成交货,由于核电设备交付周期长达2到3年,恢复审批后新签订单尚未到批量交货期,因此核电今年的实现收入仍难有大的突破,但将成为新增订单重大转折时间点。

能源装备期待产能释放,销售毛利率仍偏低

公司作为能源装备行业的新进入者,自2011年进入能源装备市场以来,在超临临火电、煤化工、LNG液化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特种阀门,已逐渐实现市场开拓。公司去年已获4,400万元订单,今年上半年新增2.700万元,全年订单有望同比翻番。但由于超募资金投资项目建成之前尚未实现产能,能源装备阀门产品暂时利用核电阀门原有的生产能力进行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市场销售毛利率相对较低,已取得订单的盈利空间相对较低。随着募投项目建成达产,能源装备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4年第三季度,公司定期存款到结息期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78.87%;报告期内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比去年同期增加导致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47.52%。公司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4.38%,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本期确认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投资建议:

维持未来6个月“谨慎增持”评级

预计2014-2016年公司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0%、24.10%和30.60%;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35%、24.69%和39.99%;分别实现每股收益0.37元、0.46元和0.64元。目前股价对应2014-2016年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9.48、39.68和28.34倍。

随着我国核电新项目开工计划核定,考虑公司具备核电阀门技术竞争优势,以及募投项目建成达产将为公司主营业务带来大规模增长等因素。维持对公司未来6个月“谨慎增持”评级。

主要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确定性风险;公司对核电行业依赖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毛利率下降等风险。

应流股份:业务结构优化铸造优异业绩

应流股份 603308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吕娟,王浩 撰写日期:2014-10-09

投资要点:

结论:公司系高端铸件生产企业,在高端铸件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受益于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认为公司将迎来产品均价、产能利用率以及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预计2014-2016 年EPS 为0.45、0.64、0.82元,2014-2016 年同比增幅分别为11.8%、40.7%、28.3%。我们保守的给予公司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PE 估值以及给予公司行业平均水平的PB 估值,给予目标价20.7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具备高端铸件核心竞争力:①具有领先的熔炼和铸造工艺。由于技术领先以及生产经验丰富,公司在材料熔炼和铸造成型这两个核心流程具有优势;②拥有人才优势。人才缺失是高端铸件行业主要瓶颈之一,而公司人才架构合理,人才流动性低。③客户优质,公司竞争者无几。公司下游客户均为其所处领域的领先者。且公司在国内并无直接竞争对手,相对于国外两家潜在竞争对手,公司具有低成本和本土化优势。

产品结构逐步升级提升公司盈利水平:①产品均价将逐步走高。公司未来发展重点核电铸件零部件以及石油天然气铸件零部件领域均价较高,随着产品结构升级,公司产品均价将逐步走高;②公司精加工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在100%,而非精加工产能利用率较低。随着公司产能的柔性转换及精加工募投项目的完成,公司总产能利用率将回升;③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核电零部件以及石油天然气零部件领域由于壁垒较高且鲜有竞争者,其毛利率较高。随着产品结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也将提升。

风险因素:汇率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海陆重工2014三季报点评:主营盈利能力下滑,行业回暖仍需等待

海陆重工 002255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国联证券 分析师:皮斌 撰写日期:2014-10-25

事件:公司公布2014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8亿元,同比下降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3万元,同比下降45.8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去年同期为0.36元。其中,2014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下降7.13%,环比下降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万元,同比下降53.08%,环比下降87.29%,前三个季度分别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5元、0.13元和0.02元。

公司预计全年业绩同比变动幅度为-40%到-20%。

国联点评:

前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主营产品毛利率下降所致,2014Q3单季度业绩创近年来新低,行业景气度仍低迷。由于传统余热锅炉业务需求疲弱,新型煤化工项目开工慢,借助拉斯卡平台实现向工程总包转型之路也进度缓慢,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4293万元,主要是由于销售毛利率下降,营业利润同比减少5124万元所致。2014Q3单季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2万元,创自上市以来的季度业绩新低。

销售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期间费用率有所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滑。销售毛利率同比下滑3.98个百分点,而由于管理费用率的提升致使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另外,由于煤化工项目开工进展大幅低于年初预期,导致公司压力容器项目产能利用率较低,也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煤化工行业景气度决定了公司主营产品盈利能力,而向工程总包转型能否取得成功决定了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天花板。考虑到下半年行业需求仍较低迷,全年业绩仍不容乐观,但核电和海工业务仍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亮点。我们修正盈利预测:公司2014-2016年实现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27元、0.40元和0.56元,对应2015年动态PE32X,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化工项目开工缓慢;向总包转型进度低于预期等。

西部材料三季报点评:全年盈利为大概率事件

西部材料 002149 有色金属行业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刘博,钟奇,施毅 撰写日期:2014-10-27

事件:公司10月24日晚公布2014年三季报,1-9月实现营业收入8.57亿元,同比下降2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2万元,同比增加100.73%;1-9月摊薄后的每股收益为0.0007元,同比减少100.73%;7-9月摊薄后的每股收益为-0.0101元,同比减少86.84%;1-2季度单季摊薄后EPS分别为-0.0221元、0.0329元。

点评:

1.主要产品价格疲弱导致营业收入下降。201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66%。由于经营性业务减少,前三季度其他业务收入实现4467.26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77.95%。

2.有色国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西安航天科技工业公司为公司第一、二大股东,分别持有公司36.47%、19.56%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财政厅。

3.定增增加公司自有资金。公司2014年7月公告显示,公司拟以11.44元/股的发行价格面向和怡兆恒和开源基金非公开发行股票3758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43000万元。其中,和怡兆恒认购3059万股、开源基金认购699万股。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4.盈利预测及评级。季报显示,由于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预测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0-500万元,变动幅度为-100%--75.22%。公司是稀有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是由科研院所转制设立并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十多年来,形成了钛产业、金属复合材料产业、金属过滤材料产业、稀贵金属材料产业、难熔金属材料产业和稀有装备制造产业等六大业务领域。强大的技术背景成为公司发展的坚实基础。公司产品大多为新兴产业,假设目前主营保持每年15%左右的同比增速,此次定增所减少的利息支出直接增厚利润。按照2015年完成定增后约2.1亿股计算,预计2014-16年EPS分别为0.03、0.17和0.20元。

估值方面,募集资金后,公司拟继续加强在国家支持的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所需新材料的研发投入。由于产品主要应用于化工、环保、军工、电力、航天、医药等新兴领域,享有较高估值,给予22元目标价,对应2014-16年PE分别为813、132和110倍估值,增持评级。

5.主要不确定性。产品价格波动,全资子公司西部钛业增资扩股方案尚未经股东大会通过,控股股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改制。

责编 何剑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