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交易日股价跌47% 绿地控股第一大股东耗资1亿增持

继8月27日首次增持223万股之后,绿地控股第一大股东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董事会又于9月1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481万股。

每经编辑 吴若凡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实习记者 吴若凡

继8月27日首次增持223万股之后,绿地控股第一大股东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董事会又于9月1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481万股。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增持仍然是在响应国家号召。据悉,9月1日,50家券商再集维稳资金逾1000亿元,并由证金公司统一运作,投资蓝筹股。

规模微不足道

资料显示,此次第一大股东增持累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资产重组的关系,绿地有一定的锁定期,因而大盘流通市值小,但也有近70亿元,也正因此,这近1亿元就显得微不足道,只能泛起点涟漪了。

同为千亿级房企,绿地20倍的动态PE明显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查看其中报后发现,绿地流通股只占总股本的4.26%,而其中明年6月底解禁的限售股占总股本的22.2%。高PE使得估值更高,股东抛售的动力自然更强,限售股解禁之后相关股东更有可能会出现减持套现的情况,这也就无形增加了股价下调的可能。

大股东增持效果几何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市场低迷时,大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稳定市值的效果,也能有效促进上市公司的市值健康发展。

不过,也有不少股民对大股东增持并不感兴趣。此前就有股民称,大股东增持并不代表公司股票就有投资价值,如果大股东真正想提升上市公司股票价值,最好的做法就是回购注销。

业内人士表示,增减持只是影响股票短期供需的一个因素,但是具体到走势上影响因素较多,如基本面、市场情绪等,对于长期下跌的股票,一般情况下是不受市场认可的,本身市场卖出力量就很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如果不能对冲市场的卖压,那么股价会继续维持弱势。

救市给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流动性,但反应到个股层面因持股公司的质量良莠不齐,业绩不佳也并不少见。

自绿地控股8月18日上市以来,截至9月1日收盘,11个交易日股价跌幅已达47%。业内人士表示,股东增持对股价的影响不能有过高的估量,还要看公司基本面以及市场板块的走势。当然股价还得根据市场因素来定,当前普遍增持主要原因是增持成本偏低,而上市公司一般都有一笔用于股权投资的基金做储备,考虑后续股价上升后,肯定是有利可图。

责编 隋丕宁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