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进行1055亿元MLF操作 专家:近期双降可能性仍较大

10月21日傍晚,央行官方微博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1055亿元。对此,招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央行干预汇率持续对资金面带来不确定性,外汇占款大幅下降,近期资金利率有逐渐上行的迹象,央行此举有利于保持资金面平稳;进行MLF操作不代表不会降准降息,前者无法代替后者,近期双降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施娜    

每经记者  施娜

10月21日傍晚,央行官方微博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1055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对此,招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超储率在9、10月是年内低点,最低可能达到1.4%,央行干预汇率持续对资金面带来不确定性,外汇占款大幅下降,近期资金利率有逐渐上行的迹象,央行此举有利于保持资金面平稳;进行MLF操作不代表不会降准降息,MLF释放的是有成本的短期资金,降准释放的是低成本长期资金,前者无法代替后者,且MLF规模无法对冲外汇占款的降幅,近期双降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据了解,中期借贷便利, 2014年9月由央行创设,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据了解,央行上一次进行MLF操作是在2015年8月19日。当时,央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100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 彼时,法国巴黎银行曾评论称,通过MLF释放流动性,意味着中国决策者认为没有必要立刻进行更长期的流动性投放,如降准等。

此外,刘东亮表示,在21日股市出现大幅波动之际,央行此举利于向市场传递信心,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因资金面收紧导致的信用债市场解杠杆压力,避免债市异常波动,从而将市场利率维持在目前较低的合意水平上。

 
责编 姚茂敦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