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自称“基本零污染”化工企业的调查:年年被环保部门查处,最近还在停产整顿
基本零污染?当得知记者是来了解三维丰海后后,盐湖区环保局的办公室张主任脱口而出:怎么又是三维丰海的啊?张主任介绍,实际上,该企业在当地连续多年被举报污染,环保部门年年对该企业有查处,且常要求其停产整顿。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黄晟
每经记者 黄晟
2014年4月以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二十里店的村民们不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当地一家企业的污染情况——山西三维丰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维丰海)。
公开资料显示,三维丰海是一家农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一直向外界表示其属于基本零污染公司。
但在当地环保单位——运城市盐湖区环境保护局眼中,该企业却是心头顽疾。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前往该局了解三维丰海情况时,办公室张主任一听来意即脱口而出:怎么又是三维丰海的啊?张主任介绍说,实际上,该企业在当地连续多年被举报污染,环保部门年年对该企业有查处,且常要求其停产整顿。
三维丰海也是阳煤化工(600691,SH)的孙公司,即以前的*ST阳化——今年4月19日在上交所同意撤销对阳煤化工股票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后,刚刚更名不久。对三维丰海这一环保隐患,阳煤化工表示子公司较多,不清楚具体情况,将进行查实。
环保“老大难”
监察支队:逢检查必去该厂
“连续多年来,每年都会被环保监管部门处罚并要求停产整治一段时间,可处罚过后一恢复生产,这家三维丰海就又开始排污了。”二十里店村冯师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抱怨称,上级有人过来检查,这农药厂就停产,走了就又开工,好像玩猫捉老鼠游戏一样。二十里店村村民代表们还怀疑,企业以前曾夜间偷排污水到盐湖。
而通过网络搜索“三维丰海”,《每日经济新闻》发现,多年来有不少当地村民投诉该工厂,而《城市建设》杂志所办“中国城市建设网”还曾派出记者进行调查,其中提到“厂区周围土地已经完全被污染”,不过该新闻目前已仅剩“百度快照”可查阅,点击原文链接后“无法显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到线索后,数次前往三维丰海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在该企业生产区周边现场看到,附近的盐湖已经干涸,河道土壤中还残留着红色化学水剂。记者与负责该企业片区的解州环保所胡副所长实地探查证实,河道土壤中残留的红色化学水剂为三维丰海化工排出。
在企业门前,也记者隐约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而进入厂区后,气味有所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三维丰海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农药“毒死蜱”的上游原料,其主要产品三氯乙酰氯和三氯吡啶醇钠的生产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三氯乙酰氯每吨产品产生1吨废水、3吨废酸。一位曾在三维丰海工作过的员工称:“三维丰海每天生产三氯乙酰氯和三氯吡啶醇钠合计废水120吨,但公司的污水装置处理能力只有30吨,有100吨的废水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排出。”
运城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钟文保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三维丰海化工的确是存在污染问题,连续多年每年都接到举报该企业污染的投诉。所以从市环保局到盐湖区环保局对该企业都非常重视,逢环保检查必到该企业。
区环保局:年年查处 常常停产
钟文保还介绍说:“前年和去年该企业因为私自排污被多次举报,我们按照程序进行了处罚,其中一次要求它停产整改并罚款20万元。去年3月份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接到三维丰海化工污染环境的举报,他们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走访督查并取了水样,后来具体的处理结果没对我们告知。”
运城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刘景锋则向记者介绍:“这家企业自我上任以来,也多次接到投诉举报,我们局一直也很关注这家企业,对于该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监管在不断加强,同时也在和盐湖区相关部门沟通,考虑对这样在化工园区外的高污染企业搬迁,择时进入化工园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及周边村民都是利好的事情。请相信我们对此很重视,工作也一直在做。也欢迎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对此类高污染企业的关注和监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向钟文保询问该企业环评手续是否完善,钟文保表示,运城市环境保护局只负责查处专项举报,企业的环评信息和日常监管都在运城市盐湖区环保局,建议到该局了解详细监管情况。
记者来到运城市盐湖区环境保护局,该局办公室张主任一听记者来意,即脱口而出:怎么又是三维丰海的啊?这企业连续多年被举报污染,年年对该企业有查处,常被要求停产整治。对于这家企业的举报一直就是偷排化工废水等问题,但多年来没有其他新的投诉举报方向。
据张主任介绍,前几年该企业的确存在过设暗管偷排化工废水的情况,也给周边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农作物损失严重。后期该企业对周边农作物受损的村民进行了补偿,并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对企业进行了停产整改,后期也整改到位了,连续多年至今仍坚持不断举报该企业的可能是当初对村民的补偿没有到位的部分村民所为。
三维丰海后门,下面干涸的河道可通往盐湖
(敬请翻页,下面是企业总经理与专家笔上“舌战”)
三问“零污染”
一套设备就能实现零排放?专家不信掀“舌战”
三维丰海公司总经理侯新民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三维丰海去年花了上千万元从国外引进了一套最新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二次蒸发器)MVR,基本做到零污染零排放。
对于侯新民所说的MVR(二次蒸发处理技术)是否真的能够做到零污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专家,该专家表示,MVR技术虽然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污水处理技术,但绝对做不到处理后无任何残留物遗留。
这位专家认为,“一杯纯净水在经过滤芯过滤完后,滤芯上仍然会有残留物遗留,更何况是化工厂生产后遗留下的污水。三维丰海化工在生产中肯定是要有残渣排放出来的,蒸发后残留的残渣是有剧毒的,属于危险固废(固态、半固垃圾),唯一的方法就是焚烧,但必须要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对于上述专家的答复,候新民最终承认通过MVR系统处理过的污水,是有少量的残留物排除。由于残留物数量很少,他们都是作为危险固废来妥善处理的,并没有外排。但是侯新民现场并没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示该企业处理危险固废资质的证明。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出MVR系统技术环评手续是否完善时,侯新民又解释道:“我们之前用的是MBR(膜生物反应器式污水处理)处理污水,现在只是在原来的技术上改进而已,并且MVR系统处理目前正在测试检修,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
运城市环保部门一位负责人就此告诉记者,目前三维丰海化工有限公司的MVR系统技改项目并没有通过当地环保部门的验收,在没有取得相关环评手续同时,不得擅自生产,现在厂家却在生产,事实上三维丰海化工已经属于违规,会对此进行查处。
文件对比 多达9.4吨固废哪儿去了?
三维丰海化工有限公司还出示了该企业的“环评报告书”和《危险废物委托处理合同书》,在仔细查阅过这份合同后,环保专家表示,污泥的产生量与危废合同所写数据相差较大,“环评报告书上MVR产生的污泥量一年是9.6吨,而该企业危险固废委托合同上所填写的是0.2吨(活性污泥),这中间多出的9.4吨固废去哪了?”
对此,三维丰海的工程师解释称,多出的9.4吨是按照全年几个产品的生产量产生的危废来定量的,“目前我们企业也就只生产纯纳,且订单量很少,所以危险固废实际产生量就没有原先估量的那么多。”当时,针对环保专家提出严重质疑的“多出的9.4吨固废去哪了”的问题,运城市盐湖区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派专人到企业进行细致的调查。并同时将相关调查结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馈。
数月过去,截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稿时,仍未有收到运城市盐湖区环保局对此的任何反馈信息。
村民多年投诉 就因为他们“眼红”?
在采访中,对于周边百姓连续多年的投诉,候新民曾称,村民都是“眼红”企业发展。
而对这一情况,运城市盐湖区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张主任也在采访中提到,前几年该企业的确存在过设暗管偷排化工废水的情况,也给周边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农作物损失严重。后期该企业对周边农作物受损的村民进行了补偿,并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对企业进行了停产整改,后期也整改到位了,连续多年至今仍坚持不断举报该企业的可能是当初对村民的补偿没有到位的部分村民所为。
三维丰海生产区
最新情况
最近又在停产整顿
6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再次前往运城市盐湖区环保局就三维丰海相关情况进行采访,该局陈姓副局长及办公室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记者上次调查采访后,该环保局里对三维丰海所在片区的日常环境监察工作进行了重新调整划分,三维丰海原由解州环保所负责,现调整后由刚成立的龙居环保所负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采访了龙居环保所马所长,马所长表示,该所接管负责对三维丰海进行日常监察后,对该企业很重视,几乎在该企业正常生产时每天都会前往进行监察,该企业举报比较多,不严格监察害怕出问题,上级相关部门对该企业也很关注。目前该企业因为环境污染问题正停产整顿,“我们要求企业停产整顿到7月底”。
(实习生吴凡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闻链接:阳煤化工回应孙公司“三维丰海环保隐患”:若查实将要求依法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