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向违法违规企业说不 公布45家违规失信房企和中介机构

先后数日,先有房企和机构自查,后有住建部监查,行业风气整顿潮起。如此高密度的行业整顿,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爆发?对行业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每经记者 吴若凡

这个国庆节,中国楼市并不落寞,北京市在国庆前推出限购政策,天津、郑州、成都等城市迅速跟进。

与调控政策并行而出的是行业内部整顿。日前,万科与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新城控股等机构和房企在上海成立“房地产销售诚信联盟”,设立黑名单制度。103日晚,住建部公布了45各地查处的违规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

先后数日,先有房企和机构自查,后有住建部监查,行业风气整顿潮起。如此高密度的行业整顿,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爆发?对行业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住建部和房企向不诚信说“不”

103日晚,住建部公布了45家各地查处的违规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

据了解,这批房企和机构都有过发布虚假广告、恶意编造散布谣言,制造房源紧张气氛,采取违规预售、捂盘惜售,通过煽动消费者购房抬高房价、牟取私利等行为。

921日,万科等20家房企也成立了房地产销售诚信联盟,建立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和诚信黑名单制度,详实调查从业人员的诚信资质。从业人员若有损害客户利益等不当行为,将被录入诚信黑名单。

据介绍,诚信档案的建立,意在提高不诚信行为的社会成本,在全行业、全社会倡导诚信文化,进一步杜绝开发商不诚信、虚假信息、广告承诺不履行等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住建部以往每年会公布几次黑名单,房企此前也有集体建立行业联盟的先例,但从政府层面到企业层面轮番就房地产风气进行整治,比较少见。

整顿风潮因何而起

这些举措看似巧合,其实内在联系颇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如今房地产行业的不诚信行为日益加剧,前段时间,在上海闹得沸沸扬扬的离婚买房就是由7名恶意编造、传播相关谣言的房产中介人员杜撰而成,他们的行为引发了市场的恐慌,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目前在房地产销售领域,也存在大量的潜规则、变相捆绑、暗箱操作等不合规的情况。前段时间深圳“6平方米鸽笼半天售罄传闻在坊间闹得沸沸扬扬,随后,位于深圳龙岗区的楼盘同样涉嫌虚假宣传,遭到深圳市执法部门调查。

近期,网传一次性购房60事件严重影响了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秩序,涉事的中德·英伦世邦由于涉嫌散布不实信息、制造市场紧张气氛等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并继续关闭项目商品房网签、暂停销售,暂缓办理预售许可、取消成都市第48届秋季房地产交易会资格。

可以发现,这些房企和中介往往为了业绩进行虚假宣传,甚至捂盘惜售,其行为会使真正需要购房的消费者做出错误判断,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楼市热度较高的时候,房企和中介的虚假宣传、刻意制造恐慌和抢房氛围,更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发展。

最近正因为很多城市楼市偏离了平稳这个关键词,所以才会引发各地限购政策纷纷出台,引发行业内外加强风气整顿。有房地产企业人士就表示。

为行业构筑安全线

在多城限购的背景下,加强行业规范建设,建立诚信联盟,对于行业来说,可能有被重塑的意义。

房地产是一个货值高,信息不对等的行业,从黄金十年到白银十年,行业需要更规范,如果不从行业大势来考虑,主动提升自身的品质和服务,在未来将很容易丧失竞争力。万科上海区域副总经理吴镝就表示,诚信实际上是在为企业创造一条发展的安全线。

对于消费者而言,房地产风气的整顿无疑也会为购房置业提供安全保障。一些开发商店大欺客、坐地起价、违规销售、捂盘抬价、随意毁约等违背诚信销售的现象将得到杜绝。

这会对行业产生大影响,净化掉一大批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竞争门槛,把差的企业赶出去。通过这种方式,让地价降下去,而在销售市场,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环境。业内人士就表示。

 

种种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会带来销售利好,但随着市场趋于成熟,大型房企越来越注重品牌。改善购房者消费体验,保障其切身利益,提升开发商口碑,种种行为将使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形象推进一个档次,这也将促进房地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责编 隋丕宁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