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科欲转型医药行业 近三年主业盈利持续下滑

东阳光科证代王文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军医药行业,既是看好该行业的前景,也是原先业务发展的瓶颈所致,相当于是在业务上的转型升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邱德坤 每经编辑 文多    

每经记者 邱德坤 每经编辑 文多

12月15日,东阳光科(600673,SH)公告,自停牌至今,初步确定了本次重组的交易对方为控股股东深圳东阳光实业下属子公司——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东阳光药业”)。而本次交易涉及的标的资产初步确定为,宜昌东阳光药业所持有的东阳光药(01558,HK)的所有内资股股份,构成关联交易。不过,东阳光科与交易各方尚未签订重组框架协议或意向协议。

据东阳光科公告介绍,东阳光药是一家以抗病毒为核心,涵盖抗病毒、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的3个主要治疗领域的药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中国领先制药企业。

东阳光科证代王文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军医药行业,既是看好该行业的前景,也是原先业务发展的瓶颈所致,相当于是在业务上的转型升级。而初步确定的标的是控股股东旗下的另一家制药公司,将有助于减少在收购和之后业务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重组标的初定制药企业

据东阳光药2016年半年报显示,东阳光药是1家以抗病毒为核心,涵盖抗病毒、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的3个主要治疗领域的药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中国领先制药企业。据东方财富网数据,东阳光药2016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2.15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40.29%。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认为,抗病毒产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多了,抗病毒的范围比较大,产品也特别多,而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药品在市场上还不错。

不过,作为外来者,东阳光科进入制药行业仍有挑战。史立臣介绍,此前非医药行业的很多企业要进入该行业,但是大都失败了,因为想要进入医药行业的企业,对于医药的产业政策和医药产品的情况根本就不了解。

王文钧称,就算企业去市场上寻找并购的第三方,将其收购过来,始终都面临包括人员、高层、管理理念等的磨合,还是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冲突。东阳光科本次初步确定重组的制药企业,是公司大股东旗下的另一个比较好的资产,现在把大股东所持有的该制药企业的所有内资股注入东阳光科,将有助于上市公司的盈利。基于多方考虑的,才启动了这项重大资产重组。

12月7日,据东阳光药在港交所披露公告,东阳光药接获控股股东宜昌东阳光药业通知,将于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0.07条要求的12个月锁定期要求过期后,向东阳光科转让其在东阳光药的全部权益,合计约50.04%的内资股股权。

对于原先业务将会如何处置,王文钧认为,这个就比较长远,目前只能说是从产能制造业向医药行业转型,后续怎么处理(原先业务),可能还要再看。

原先行业已现天花板

东阳光科会向制药行业转型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固有产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天花板。

据东阳光科2015年年报,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子材料,包括铝电解电容器用电子铝箔和电极箔(包含腐蚀箔和化成箔)、软磁材料、电化工产品等。

王文钧介绍,东阳光科的主营业务主要是分为两条线,一条是生产空调使用的亲水箔,主要客户有格力、美的等国内知名的空调制造厂商,但是这一块的市场基本上已经饱和。另外一条,是由腐蚀箔和化成箔等制造成铝电解电容器,这部分业务的市场,基本上被国内几家公司给垄断了。所以东阳光科在现有的主营业务上继续深耕,也就是能保证上市公司有一定的盈利,但是要想寻求突破就不太可能了,行业的天花板已经显现。

据东阳光科2015年年报显示,东阳光科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出现持续下滑。2013年、2014年、2015年,东阳光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9834.61万元、2594.01万元。

卓创资讯分析师焦杰介绍,目前类似铝箔这样的加工材,市场上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小,行业越来越不好做,但是铝箔仍然是属于行业中利润最高的产品。

王文钧对此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东阳光科的业绩情况,主要是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东阳光科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出口的。而且看上去东阳光科的业绩下滑比较大,但其实在东阳光科所属的细分周期性行业,那些规模不够大,或者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企业,很多都已经倒闭了。

责编 文多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