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混改全面开花,A股个股表现好于2016年

展望一:A股个股收益表现好于2016年;展望二:成长略胜价值;展望三:港股将取得年度正收益;展望四:MSCI指数体系将开始纳入A股;展望五:非银板块在连续两年跑输市场后将跑赢市场。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在2016年大宗商品见底反弹及债市见顶调整后,各类资产价格当前位置并不像2015年年底那么极端,自上而下预测难度加大。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尝试通过提供十大预测的方式来展示我们对2017年各类资产价格和趋势的大体判断,具体如下:

展望一:A股个股收益表现好于2016年

2016年仅约1/5个股取得正收益(新股除外)。随着市场估值回调及盈利改善,2017年A股整体受宏观等层面因素影响依然较为波动,但预计个股机会将好于2016年。

展望二:成长略胜价值

当前成长股整体估值仍有继续回调空间,但部分偏成长风格个股估值已经不贵,且价值风格在2016年已经实现较多超额收益,2017年全年来看成长有望略胜价值。

展望三:港股将取得年度正收益

港股2017年面临来自海外市场的挑战、市场路径可能依然曲折,但当前海外投资者对港股依然较为谨慎、配置较低;沪深港通南向资金仍有配置需求;市场估值整体仍偏低且对A股折价,我们预计港股市场将取得年度正收益。

展望四:MSCI指数体系将开始纳入A股

在沪深港通双向总额度取消之后,A股基本对海外投资者完全开放。尽管障碍依然存在,但此举使得A股在2017年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的概率显著提升。

展望五:非银板块在连续两年跑输市场后将跑赢市场

债市收益率已经见底、遏制保险行业的负面因素缓解、保险与券商板块整体估值在低位,非银板块特别是保险可能取得年度正收益。

展望六:债市仍有调整空间

2016年四季度债市经历剧烈调整且暂时有企稳之势,考虑到通胀仍在上行、流动性仍有压力、监管风险仍在,债市可能在继续调整后才可能具备配置价值。

展望七:大宗商品在经历绝地大反弹后进入震荡与分化

大宗商品在2016年的绝地反弹受供需双方面因素影响,随着当前价格多数回到高位,供需矛盾已经不如之前那么剧烈,2017年商品可能更多是震荡与分化,而非系统性机会。

展望八: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全面开花

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可能会在中央及地方国企中掀起“混改”浪潮。

展望九:中国新型城镇化经过几年酝酿可能开始全面推进

在2014年发布政府新型城镇化规划及户籍制度改革之后,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方案具体且针对性强。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2017年的工作重点、十九大将召开,新型城镇化将具备执行保障,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措施对中国中长期增长潜力、人民币汇率、楼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展望十:外围市场:美股“小牛市”

2017年此前拖累美股盈利的金融、能源及原材料等开始走出低谷,盈利开始明显增长;新当选总统的减税等措施也有利盈利;当前市场估值虽然不低但也不极端,美股2017年可能走出“小牛市”行情。

来源:《主题策略*2017年十大预测:峰回路转》 发布日期:1月3日 作者:王汉锋,CFA-中金公司分析师S0080513080002,李求索-中金公司分析师S0080513070004,刘刚,CFA-中金公司分析师S0080512030003
 
责编 杜宇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