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约车新政落地:合规网约车或将锐减9成 叫车难现象何解?
记者 孙麒翔
该来的总是要来。5月19日是北京网约车新政细则落地实施前的最后一天,当日天气预报显示,北京市迎来37摄氏度高温。与酷热难耐的天气类似,曾被视为高压监管的北京网约车新政也悄然落地。
面对“三证合一”以及绕不开的“京籍京车”政策,各大网约车平台早已提前做好应对。包括滴滴、神州、首汽、易到和飞嘀在内的北京五大网约车平台都已接连获得许可证,其中,多个网约车平台也在此前开始对在京外埠车牌的网约车停止派单。有消息人士透露,与网约车市场补贴最多、北京网约车市场车辆最多的时候相比,北京网约车新政落地后,合规网约车预计将整体锐减89%。
大量不合规车辆被清出局,北京网约车市场迎来更加规范化的发展。不过,此前备受争议的,叫车难的现象在5月19日当日部分时段出现。有部分消费者对北京商报记者反映称,因为部分网约车平台叫车困难,烈日炎炎之下,重新开始尝试呼叫或到街边需求乘坐出租车出行。
平台:许可证成标配 滴滴升级拼车业务
5月18日,滴滴出行与神州专车同日宣布获得北京区域网约车经营许可,加之此前首汽约车、飞嘀、易到3家网约车平台,北京上述五家网约车平台都已经取得全国线上能力认定和北京区域网约车经营许可。
除北京市场外,包括滴滴、神州、首汽和易到都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获得准入许可。在各家平台在全国各地方纷纷晒出“准入许可成绩单”的背后,准入许可事实上已经成为网约车行业标配。某网约车平台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各网约车平台相对较容易通过上述相关政策的准入门槛,取得北京或其他城市的经营许可并不能让某个网约车平台迅速在市场占有优势,政策已行业玩家回到同一起跑线,未来运营、服务等或许才是比拼的焦点。
发力许可证之余,各家平台都多种方式积极应对即将北京网约车新政。其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滴滴出行5月19日向用户发布短消息称,优步将在5月20日起暂停拼车,欢迎用户使用滴滴呼叫拼车。滴滴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升级后将很快恢复拼车功能,优步中国其他地区拼车业务不受影响,将继续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拼车服务”。
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在滴滴app中还了解到,滴滴在在北京地区对滴滴拼车服务升级,未来滴滴快车拼车业务将采用“站点拼车”模式,该模式要求用户前往最近站点,使得司机不掉头接人,提高运营效率。
司机:出租车生意火爆 网约车司机撤离
5月20日,北京网约车新政过渡期正式结束,京籍京车成为合法运营网约车的最大前提。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市相关执法部门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大执法力度,对不合规且尚在运营的车辆进行惩罚。
按照根据规定,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网约车驾驶员未按照规定携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上港运营,将会被执法部门每次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日用滴滴、易到等平台叫车,大部分接单服务的车辆都已为京牌车辆,但司机并未实现全部京籍化。有接单服务的北京籍司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己从事网约车一直是兼职状态,一旦政策正式落地,要求网约车司机是专车专职,私家车从事网约车还需将车辆性质改为营运性质,取得营运资格,自己计划退出网约车市场。
同时,该司机还表示,与自己条件相同,拥有京籍京车的多位网约车司机也陆续退出北京网约车市场。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与网约车“最疯狂”的时候相比,北京网约车新政正式落地后,合规网约车总量将整体减少89%。
伴随网约车司机的撤离,此前备受影响的出租车司机“咸鱼翻身”。5月19日,某出租车公司的王师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日的生意相当好,线上滴滴平台订单接连不断,线下随处可见招手叫车的消费者。“之前网约车补贴最火爆的时候,出租车业务受到不小影响。明天新政即将出台,合规的网约车大量减少,出租车订单回暖在情理之中。同时,订单多与今天北京天气炎热,打车出行的需求旺盛也有关。”
出租车生意回暖的同时,网约车平台阶段性出现叫车难现象。北京商报记者5月19日下午2时左右在和平里附近用滴滴快车叫车,前往太阳宫附近,但连续多次叫车未有司机接单。随后记者在5月19日下午4时再次尝试用滴滴、易到叫车前往朝阳门,长时间等待后未有附近司机接单。5月19日晚8时左右,北京商报记者在悠唐购物中心附近使用首汽约车叫车前往惠新西街附近,两次叫车均持续120秒,未有司机接单。
有分析人士向北京商报介绍指出,北京网约车新政落地后,短时间内会出现阶段性叫车难现象。此前因为各个网约车平台补贴的影响,不少非网约车目标用户客群使用网约车出行,但当价格回归理性,部分已培养出消费习惯的用户仍旧拥有网约车出行需求和习惯,但因为合规网约车整体数量在大幅减少,供需因此失衡,打车难现象可能会阶段性出现。
不过,该人士表示,未来伴随价格相对敏感的用户回归公共交通或使用其他出行方式后,合规网约车数量进一步增加,供需将会达到基本平衡,打车难现象将大幅改善。
消费者:回归公共交通 尝试高端网约车
与平台或司机相比,消费者更在乎的是如何高效且相对舒适的出行。消费者杨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己从事互联网工作,此前因滴滴快车业务对用户有补贴,价格相对较低,一直钟爱该服务,不过,目前滴滴快车、滴滴专车与普通出租车价格相对差距不大,大多是10元左右差距。杨先生表示,自己已经开始尝试服务更好、价格也相对可以接受的滴滴专车业务。
消费者钱先生也逐渐习惯中高端网约车服务。钱先生表示,此前因为首汽约车推出多次充值返现业务,促销之后的价格与首汽约车相对较为高端的服务相匹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已经开始习惯该模式网约车服务。
不过,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会为中高端网约车价格买单。秦女士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更加符合当下倡导的绿色出行,涨价后的网约车价格较高,并非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能够承受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