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赵平:城市品牌能推动企业抢得竞争先机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陈 旭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陈 旭
8月29日,由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融聚力量,成就未来”2017城市品牌传播论坛在成都举行,城市管理者、城市品牌专家、领先企业、媒体齐聚一堂,共论城市品牌共赢之道。
“一个良好的城市品牌,对内可以增加居民的认同感,对外可以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就在“融聚力量·成就未来”2017城市品牌传播论坛举行前夕,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赵平作为研究企业品牌的权威学者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并表示,城市品牌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竞争力,还会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一个城市为什么要创建品牌?主要原因就是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赵平认为,创建城市品牌可以使城市的差异性得到凸显,并吸引城市发展急需的人才和投资,扩大城市各产业的内外部市场,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增长。
赵平告诉记者,给一个城市品牌定位,首先要确定这个城市要打造什么样的品牌形象,以便人们想到这种形象时就能联想到这座城市;或者当人们提到这个城市时,就联想到这种形象,这种联想一旦形成,就固化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种长期不变的模式。“在我的脑海中,成都是个让人一想起就感觉放松的城市,成都也是享誉全球的川菜的代表城市,成都还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成都的品牌形象在我头脑中形成来自许多方面,大众传媒对我产生过影响,多次成都的实地体验让我有了自己的判断,来自成都的同事、同学和学生给我留下的印象,这些都在建立和强化我对成都的联想。”
赵平认为,品牌定位有两个任务:一是确定品牌形象和联想;二是要让受众了解这种形象,并记住这种形象。评估营销传播是否有效,首先要看“到达率”,往下就要看从知晓到好感再到记住的比率有多大,专业化营销传播团队可能经验更加丰富,获得的营销传播效果也可能更好。“塑造城市品牌与塑造企业品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让目标受众在头脑中建立起对品牌的积极、正面、独特的联想,所以二者在定位与传播的程序和方法上大同小异。”
赵平认为,不一定所有城市都要创建国际化品牌,比如有些中小城市,品牌建设走国际化路线既不靠谱也不划算。但有些城市创建国际化品牌就很有必要,比如成都。“成都要快速发展,一定要对世界开放,大量引入国际化元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甚至观念。而要有效地做到这些,就要让世界了解成都,并愿意选择成都来合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