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稳定or高收益?最关注哪类股?跟着三大保险公司年报学投资
总之,对手握巨资的保险公司而言,在获得稳定投资回报的同时尽量提高收益率是对投资官智慧的巨大考验。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它们的投资理念中最值得学习的或许就是:随时严控风险,降低不确定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要想用1万元投资不难,那如果是1万亿元呢?这资金该如何管理?
近期,A股市场四大保险公司中,除了中国太保外,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都公布了2017年年报。看看巨头们如何投资,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觉得是件有趣也很有参考意义的事儿。
三家保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均上升
总的来说,三家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和投资收益率都不错。
☆ 中国平安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88亿元,同比增长42.8%;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率6.0%,上升0.7个百分点。。
☆ 中国人寿净利润为322.53亿元,同比增长68.6%;总投资收益率5.16%,增加0.55个百分点。
☆ 新华保险净利润为53.83亿元,同比增长8.9%。总投资收益率为5.2%,上升0.1个百分点。
5%~6%的投资收益率可能看似只比货币基金高出1到2个百分点,和一些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基本持平,但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认为,像保险公司这样巨大的体量,这一成绩已相当不错。
牛!三家保险公司手握5.7万亿元投资资产
再和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一起来看看这三大保险公司的投资资产分布情况。
第一张图是平安年报中披露的截至2017年年底持仓情况。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平安投资资产高达2.449万亿元。
图1:中国平安投资资产(来源:公司年报)
新华保险投资资产情况如图2。虽然不及平安,但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6883.15亿元。
图2:新华保险投资资产(来源:公司年报)
第三张图是中国人寿的2017年年底投资情况。这家副部级央企投资资产金额最高,多达2.593万亿元。
图3:中国人寿投资资产(来源:公司年报)
由此可见,三家保险公司截至去年年底,投资资产市值高达5.73万亿元。理论上,如果它们全部投资A股股票,一个涨跌停——那就是5700多亿元的波动,刺激不刺激?
所以,当一家保险公司运营上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资产时,更多就会考虑到可持续的稳定盈利。它们的投资策略不仅要考虑到市场环境,也需要和未来赔付、分红等事项相匹配;不仅要考虑到收益率,也要考虑到久期问题。
三家公司均提到对港股的重视
现在再和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一起来看看各家公司具体投资策略,其中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首先,从大类配置来看,三家保险公司均加大了权益类投资比重。
☆ 中国平安去年年底的2.449万亿元投资资产中,其中固定收益类投资1.68万亿元,占比为68.5%,较2016年底下降4.9个百分点。权益类投资比重则从18.2%提升至23.7%,大幅提高了5.5个百分点。
而公司给出的原因是:一是抓住债券市场调整机会拉长资产久期,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匹配;二是适当加大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并有效把握权益市场机会,增配优质蓝筹龙头,获得超额收益。
☆ 新华保险股权型金融资产投资金额为1313.70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19.1%,较上年末上升3.3个百分点。主要是股票上强化结构性投资机会的把握,加强回撤控制;基金投资把握风格和板块机会,优化组合,加大了价值蓝筹风格基金的投资力度,阶段性配置了行业基金。
☆ 中国人寿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亦由2016年底的10.05%提升至10.32%。但中国人寿2017年更主要的是增大了对于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力度,主要品种中债券配置比例由2016年底的45.62%提升至45.83%。去年中国人寿新增配置债权及固收类非标资产超过4400亿元,总体收益达到4.8%。其中,重点加大固收类非标资产配置力度,全年新增投资超过2000亿元,平均期限约7年。
三家保险公司都降低了定期存款配置比例。平安的定期存款比例从10.3%下降至6.6%;新华从11.7%下降至6.1%;国寿从21.94%下降至17.33%。
其次,三家保险公司都提到了对港股的重视。
☆ 中国平安指出,去年取得不错投资收益率原因之一是通过“港股通”加大港股配置,充分把握港股价值洼地的投资机会。
☆ 中国人寿也提到,2017年,公司保持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合理仓位,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同时,重视港股的配置价值。
☆ 新华保险也强调,公司通过港股通股票和沪港深基金方式积极布局港股配置,资产配置进一步多元化。
近两年,港股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2018年1月17日,恒生指数突破31958.4点历史高位,刷新纪录。以2016年2月低位18278.8点算,两年不到的时间上涨了接近75%。
2018年投资主题:新经济新科技
过去已是历史。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四分之一,保险大佬们如何看待今年的资本市场更值得关注。
☆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在公司发布年报后表示,就2018年整体投资策略来说,平安的决定是增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策略,把握市场机会配置长久期国债、金融债,持续完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投资标的将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增加战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资产类别的投资比例。短期内,平安境外投资主要还是关注港股市场,充分利用A股、港股两地配置的分散效应,优化权益投资组合。
☆ 中国人寿赵立军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中国人寿将继续加大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且将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来投资:一是新经济、供给侧改革,二是建设科技强国等,包括一些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他同时表示,今年A股市场基本面比较健康,市盈率估值仍处于比较低的时期,会有结构性配置机会出现。H股方面,尽管去年股价涨了不少,但是相较企业盈利提升,PE估值仍较低,仍存在机会。
☆ 新华保险则在年报中表示,2018年将在权益类投资方面,耐心寻找投资机会;固定收益类方面,积极配置长久期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另类投资方面,加强直接股权及PE基金的投资力度。继续采取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严控各类风险,降低不确定性。
总之,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觉得,对手握巨资的保险公司而言,在获得稳定投资回报的同时尽量提高收益率是对投资官智慧的巨大考验。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它们的投资理念中最值得学习的或许就是:随时严控风险,降低不确定性。毕竟,在市场中,首先保住本金或者尽量减少回撤损失,才是进取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