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答每经记者问:将充分利用双边投资促进机制,促进国家级经开区与跨国公司常态化交流合作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117日,商务部召开2019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专题新闻发布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的平台作用,对稳外资、稳外贸提供支撑?”

每经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图片来源:公共商务信息新闻采编中心 王伟伦 摄

对此,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回答说,国家级经开区是稳外贸、稳外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据统计,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均占全国20%左右。“在推动发展、扩大开放中,国家级经开区有能力、有责任在国家战略实施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发挥更大作用。”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宗长青表示,首先是强化导向。按照稳外资、稳外贸的导向,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外资外贸指标权重,更好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充分调动各开发区稳外资、稳外贸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要加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国家级经开区的支持力度,安排配套资金向稳外资、稳外贸方面倾斜。同时,商务部将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上下配合,形成稳外资、稳外贸的合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投资促进。充分利用双边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各国家级经开区与外国地方政府和投资促进机构建立交流机制,提升国际合作水平,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园区。通过举办跨国公司投资计划说明会、开发区对话500强等活动,促进国家级经开区与跨国公司常态化的交流合作。

第四个方面则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宗长青介绍,商务部将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加快“放管服”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提供专业化、全流程服务,建立健全服务投诉工作机制积极回应企业的关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商务部新闻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历经35年的发展,全国已经设立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吸收外资、承接产业转移和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载体。

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6.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其中,广州经开区、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经开区、青岛经开区等4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2000亿元。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编 陈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