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医疗队救助患者同时兼顾发明创造,吉大一院:有四项发明已申请专利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5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医疗队支援湖北抗击疫情情况举行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全国各地重症救治医疗队在武汉期间展开重症患者救助的同时,还不断进行发明创造,最大程度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国悦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在武汉的临床一线,该院医务人员一共进行了四项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都是结合了临床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比如其中之一是多功能的防护面屏。因为在武汉隔离区里医护人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三层帽子和两层口罩。所以防护区里面医生和医生之间或者医生和护士之间沟通十分困难,另外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长时间工作,还会面临缺氧的问题。

“我们把骨传导耳机和话筒结合到防护面屏上,在防护面屏上配备了一个摄像头,最重要的是防护面屏还携带了一个制氧装置,这种制氧装置在防护面屏里形成了一个高氧浓度的环境,解决了在隔离区沟通的问题,也解决了视野不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解决了乏氧的问题。”

据吕国悦介绍,此外该院的其他发明创造还包括:每天大量使用的咽拭子采集装置、一次性气管插管用防喷溅隔离巾、增强型传染病专用听诊器。

吕国悦表示,这四项发明在武汉的时候都已经申报了专利。“我们在武汉期间快速形成了产品,应用到临床,既保证了重症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最大程度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编 陈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