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将引导市场调整功能分区,把生鲜农产品转到地上经营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廖丹    

7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农贸市场防疫与监管相关工作举行发布会。

针对农产品市场经营环境问题,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胡剑萍在发布会上表示,农产品市场的设施好坏直接影响了经营环境和消费者的体验。从欧美发达国家来看,农产品批发交易都是在封闭的厅棚里进行。

胡剑萍介绍说,上个世纪我国农产品市场以露天交易居多,经过多年的改造,大部分批发零售都已进入了厅棚,以确保农产品在任何季节和恶劣的天气状况下都能正常交易。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在一些大城市受租金高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市场将水产品、肉类等鲜活农产品的经营放到了地下,如果通风、清洁不到位,会带来一定的卫生防疫隐患。”胡剑萍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市场加强管理,做好消杀防疫工作,同时引导市场调整功能分区,把生鲜农产品转到地上经营,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

此外,针对新发地市场疫情发生后,一些海鲜商户反应的商品滞销与发生经济损失的情况,胡剑萍表示,对此问题也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居民购买能力总体上来说是有所下降。

胡剑萍指出,从一些市场反馈来看,新发地疫情发生后,除三文鱼暂停销售外,其余经营商品在票证齐备的前提下都可以销售。南方消费者习惯食用鲜活产品,冻品销售本身就较少,所以受影响也小。北方部分地区冷冻水产品日常消费较多,近期销量确实有所下降。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相关部门已经在税费、社保、租金、信贷等方面出台了支持政策,这些政策也同样适用于受新发地疫情影响的市场和商户。”胡剑萍说。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责编 廖丹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