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全国均温创2013年来最低,为何全年气温仍偏高?国家气候中心答每经问:气候变暖趋势难改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12月份以来,我国连续遭遇大范围降温天气,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0多度。很多人近来的感受都认为,今年可能是历史上较冷的一年,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1231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20211月新闻发布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2020年是拉尼娜年,可全球气温包括中国气温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官网 李响摄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回应称,今年下半年特别是自12月以来,受拉尼娜状态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但整体来看,全球平均气温及中国平均气温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体现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1月大部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王志华介绍,1228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遭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剧烈、气温低、大风持续时间长,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寒冷天气。

中央气象台1228日发布今年首个寒潮橙色预警。31日早晨,气温0℃线南压至南岭一带。

寒潮期间,北京最低气温-12.7℃,上海-5.9℃,武汉-7.6℃,长沙-3.5℃,广州1.8℃;北京佛爷顶(-26.4℃)、山西太原(-20.6℃)、湖南衡山(-15.9℃)、江苏淮安(-11℃)、上海浦东(-6.2℃)等2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达到或跌破当地12月历史气温极低值。

同时,受拉尼娜影响,2021年1月全国气温仍将持续偏低。

巢清尘介绍,综合近期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实况、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及统计方法预测结果,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水状态将继续维持,并将在202012月形成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且将持续整个冬季。

受此次拉尼娜事件影响,南海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1月仍将维持异常气旋性环流,不利于热带暖湿气流北上。

巢清尘认为,在多数拉尼娜年盛期的1月,欧亚中高纬以经向环流为主,东亚冬季风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易较常年同期偏低,且南方地区容易发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

气象部门预计,20211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主要原因是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且强度偏强。

图片来源:新华社

拉尼娜不会改变气候变化趋势

202012月,我国遭遇两次大范围寒潮天气,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

中国气象局信息显示,202012月(1日至29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偏强,全国平均气温-3.6℃,较常年同期偏低0.5℃,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低。

中央气象台副台长魏丽介绍,元旦后冷空气还会再度活跃起来。202114日至7日,还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强度上达不到寒潮标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的气温下降46℃,局地降温幅度8℃以上。

另外,1月上旬末至中旬前期,还会有冷空气补充影响我国。因此,气温偏低局面还将持续到20211月中旬前期,但出现大范围极端天气的可能性比较小,华北和东北低温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有一定的极端性,但不会出现大范围极端偏冷的状况。

虽然2020年是拉尼娜年,但全年的气温却依旧偏高。

巢清尘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可以打一个比喻:就像好学校里优秀的学生,他的成绩一直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但由于一些原因,可能今年这学期成绩有一定下滑。“我用这个比喻想说,受到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影响,全球平均气温,包括中国的平均气温近年来表现出持续偏高的趋势。”

巢清尘进一步解释说,今年是厄尔尼诺次年,也是拉尼娜发展年,上半年主要受到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半年特别是自12月以来,受拉尼娜状态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但整体来看,全球平均气温及中国平均气温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体现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在气候变暖趋势下,我们刚才说的拉尼娜现象,相当于是一个海气相互作用的波动,它是在大的、偏强、偏高状态下的小扰动,所以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气候变化及变暖的趋势。”

封面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责编 陈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