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多,孟晚舟引渡案审理全部结束 庭审细节:辩方认为存在“程序滥用”问题

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汤辉    

加拿大当地时间8月18日下午,历时两年多的孟晚舟引渡案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的审理全部结束。法官决定,于10月21日举行会议,商定宣布判决结果的日期。

回顾事件,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加方无理拘押,随后她被获准保释;2019年1月29日,美方正式向加方提出引渡孟晚舟。加拿大司法部3月1日签发该引渡案授权进行令,案件进入引渡审理司法程序。此后,该案多次在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开庭聆讯。

当地时间2021年8月18日,孟晩舟的辩护律师团队认为,该事件中存在“程序滥用”问题,并从四条分支进行抗辩。其中包括此事件缘于政治驱动;加执法人员有非法扣押行为;美方案件记录文件有重大遗漏和错误陈述;美方的起诉违反习惯国际法。辩方认为,孟晚舟的宪章权利因程序滥用而受到侵犯;纠正程序滥用所造成的损害的唯一补救方法是中止引渡程序。

辩方律师Mark Sandler表示,检方没有证明孟晚舟的PPT与汇丰银行随后决定批准交易之间的确切联系。而正是汇丰自行决定的这一行为导致了违反美国制裁。

Mark Sandler还称,欺诈判例中非常明确的是,欺诈必须具备因果关系、诱导或依赖等构成要件才能成立。检方必须要证明,如果没有孟晚舟的陈述,受害者(汇丰)的行为会有所不同。

但检方称,欺诈法下的损害不需要实际损失,并通过列举多个案例试图证明,因为孟晚舟未充分披露信息,即使受害者存在过失,欺诈也可能成立,并称受害者是否应该避免受骗并不重要。

2020年6月15日,孟晚舟的律师团队提供的备忘录显示,美国司法部提交的用于要求引渡的《案件起诉记录》中,指控孟晚舟的唯一关键证据由汇丰银行提供。但是,美方对这份证据的总结遗漏了重大信息,甚至存在故意误导的行为。

美国指控孟晚舟向汇丰银行作了“不实陈述”,未如实披露华为与Skycom公司的关系,令汇丰遭受了“欺诈”,使其继续为华为提供银行服务,承担了美国对伊朗制裁法案的风险。

不过,事实上这份PPT清楚地介绍了华为和Skycom在伊朗的客户、产品、合规要求、合规制度,孟晚舟2013年赴中国香港与汇丰相关人员会面时也详细介绍了PPT。对于银行合规来讲,知晓客户是否在伊朗有业务,是评估风险唯一要素,而美国故意遗漏了核心内容,将华为和Skycom的关系,描述成导致银行风险的要素。

在引渡听证结束前,孟晚舟的律师要求法院考虑程序滥用四个分支的累积影响并还孟晚舟以自由。法庭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作出裁决。

对此,华为加拿大发布声明称,“华为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们也一直相信加拿大的司法体系。华为一直支持孟女士寻求正义和自由,今天我们依旧坚持这一立场。”

8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再次就孟晚舟事件指出,加拿大任意拘押孟晚舟女士将近1000天,这种为虎作伥的做法是教科书般的胁迫和侵犯人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编 汤辉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