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2000亿巨头宣布:更改公司标志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安踏体育(HK02020)10月31日晚间在港交所公告,为配合集团企业形象一致性,公司更改其公司标志,即时生效。新标志将列印于公司的企业文件上,包括但不限于中期及年度报告、公告、通函、新闻稿及宣传刊物,并将于公司网站上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话题词#安踏宣布更改公司标志#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截至10月31日收盘,安踏体育报收88.35港元,总市值2503亿港元。

近来,安踏体育“多品牌”矩阵,又迎来一员“猛将”。

10月16日,安踏体育发布公告,旗下一全资附属公司于10月13日与玛伊娅服饰(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玛伊娅)的若干股东分别订立若干买卖协议,有条件地收购玛伊娅75.13%的股本权益。收购事项完成后,玛伊娅将成为安踏体育间接非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目前,此次收购数额暂未披露。

安踏体育在公告中表示,玛伊娅旗下的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VE(下称MAIA),在女性消费者中,尤其是瑜伽运动品类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未来具备增长潜力。

MAIA为何备受资本青睐?资料显示,玛伊娅于2016年在上海成立,专注瑜伽等运动场景,旗下MAIA将专为亚洲女性身材特点、运动习惯、肤色搭配等量身打版视为品牌特性,其“腰精裤”“云感裤”“不插垫的BRA”为明星单品。

10月17日,安踏集团在当日的全球投资者大会表示,未来3年,安踏品牌流水(指终端销售规模)将保持双位数增长;斐乐(FILA)品牌将实现400亿至500亿元流水的目标;迪桑特(DESCENTE)与可隆体育(KOLON SPORT)将力争打造集团的第3个百亿品牌。集团力争实现“2025年中国市场份额第一,2030年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

图片来源:安踏体育2023年中报

作为一家本土体育运动品牌,1991年,安踏体育诞生于“中国鞋都”福建晋江,2007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梳理其发展路径,安踏体育在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下,依靠“买买买”切入更多细分运动市场。

事实上,安踏当前大半业绩是靠并购来的品牌在撑。

2023年上半年,安踏集团营收296.45亿元,其中来自主品牌安踏的收入仅141.7亿元,占比47.8%;另有41.3%、122.29亿元来自FILA品牌,所有其他品牌(包括DESCENTE及KOLON SPORT)贡献32.46亿元,占比10.9%。

尤其是FILA品牌,有时营收贡献度会超越安踏品牌,已经成长为集团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因为FILA品牌定位稍高,盈利能力也高于安踏品牌,2020年-2022年,前者毛利率依次为69.3%、70.5%、66.4%,后者为44.7%、52.2%、53.6%。

近年来,安踏从全球各地收购多家运动品牌,如日本的DESCENTE、韩国的KOLON SPORT,也包括斥巨资收购的芬兰品牌AMER SPORTS,其旗下拥有被消费者称为“户外爱马仕”的Arc'teryx、专业网球品牌Wilson、户外运动品牌Salomon等。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安踏体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资料图

责编 毕陆名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