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人形机器人拳王诞生,从蹒跚学步到机甲格斗,机器人产业ETF(159551)布局机会值得关注

每经编辑 赵云    

继北京亦庄马拉松后,人形机器人比赛再次开赛。5月25日晚,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这场比赛不仅展现了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尖端成果,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操的关键一步。 

受此催化,机器人产业ETF(159551)今日盘中飘红,机器人产业ETF跟踪中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覆盖机器人相关软硬件行业,是人形机器人核心标的,今年在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下,规模持续上涨,根据wind数据,截止2025年5月23日,该ETF基金份额年内上涨超116%,相关布局机会值得关注。 

政策持续加码,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

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当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安徽等地方政策先后发布产业行动计划,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高水平发展。 

大模型加速发展,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提升

人形机器人是“自动”与“自主”高度耦合的产物,随着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机器人向任务级交互进化,大幅提升了机器人在环境感知、人机交互、上层规划的能力,其在感知、决策、运控方面的自主性进一步提高,具身智能加速发展。 

大厂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进入爆发阶段

科技大厂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引领产业趋势。国外有英伟达、特斯拉OpenAI领衔,国内华为、宇树、优必选、赛力斯、小鹏、小米、地平线、禾赛科技等企业相继投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56%。 

应用领域广阔,赋能千行百业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机器替代人的程度也越高。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2010年达到74.5%之后开始回落,机器替代人力将成为未来长期发展趋势。 

风险提示: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提及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提及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相关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 赵云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