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评|*ST苏吴退市,千万元罚单警示市场:财务造假必遭严惩

每经评论员 杜宇

11月25日,*ST苏吴(SH600200,股价:1.24元,市值:8.82亿元)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等多项违法行为,公司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2050万元,董事长钱群山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自11月26日起停牌。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ST苏吴的违法行为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系统性的造假行为。从2018年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到2020年至2023年通过子公司与关联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再到隐瞒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也对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公平公正造成了极大伤害。这种系统性的造假行为,反映出公司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内部控制的严重缺失,也揭示了部分上市公司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惜牺牲合规性和诚信原则。

此次*ST苏吴被强制退市,不仅是对其自身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更是资本市场“清毒”行动的必然结果。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的实施,旨在清除市场中的“毒瘤”,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生态。证监会对*ST苏吴及相关责任人的严厉处罚,不仅体现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也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企图通过造假等不法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这种严厉的处罚机制,不仅是对违规者的惩戒,更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对投资者信心的保护。

然而,*ST苏吴的退市并非终点,而是资本市场持续净化的起点。在公告停牌前,*ST苏吴股价曾达成“五连板”,这一现象反映出部分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忽视和对违规公司的盲目追捧。这提醒我们,投资者在参与市场交易时,必须更加谨慎,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和合规情况,避免因盲目跟风而遭受损失。同时,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护栏和惩戒的利剑。*ST苏吴事件再次说明,*ST苏吴的退市,是资本市场“清毒”行动的一个缩影。只有让造假者“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才能真正筑牢信息披露这道防火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业绩固然重要,但守法经营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希望*ST苏吴的案例能够成为一面镜子,警示其他上市公司坚守合规底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责编 杜宇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