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微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

货币直接交易对现在正在推进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交易成本下降带来规模增长效应。当然,各国得到的好处不同,大小取决于国际分工的格局,市场的接受程度,但有一点,只要三方坚持自由贸易和投资的理念,那么各国都可以获得利益。

中央财大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根据美元与其汇率间接套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汇率形成机制的僵化与失真。因此,推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包括未来可能推出的对欧元的交易,将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透明、价格更真实,有利于企业汇兑成本的降低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发改委经管所产业室主任史炜:

前年,我国钢铁产量突破6.6亿吨的时候,决策层制定控制规模、关停中小钢铁企业,但当时的钢铁产品95%均被市场消化,进出口也很低。今年,钢铁产量肯定要超8亿吨,且地产、汽车、基础建设均不景气,我们的决策又该怎么制定呢?

武科大金融证券研究所董登新:

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实质仍是总量扩张,尤其是过剩产能再扩张(如钢铁、汽车),这是十分危险的冒险。经济刺激的可能后果:产能过剩进一步扩大化,再现半拉子工程威胁,银行坏账大幅上升,通货膨胀,物价与房价大幅反弹。

责编 祝裕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