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月收万元假币背后:可验钞投币机试点10年仍难普及

因成本、效率因素,可辨别假币的智能投币机在一线城市普及率也不足10%,远不及公交IC卡支付的普及速度。

每经编辑 陈鹏丽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陈鹏丽

近日,东莞市塘厦镇公共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塘厦公汽公司)因为无人售票机屡收假币,对外呼吁乘客诚信乘车。这也引起公众对习以为常的公交车投币机的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公交车无人售票实行多年,但带有伪币识别功能的智能投币机普及率极低,目前公交上的投币机大部分不具备伪币识别功能。国内智能投币机制造商佛山市顺德区赛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威实业)营销部经理熊伟向记者表示,出于成本的考虑,公交车公司选用智能投币机并不多。智能投币机在一线城市的使用率较高,但普及率也不足10%,而且在他看来,随着公交IC卡支付的普及,带伪币识别功能的智能投币机在公交车市场仍会继续萎缩至最后消失。东莞塘厦公汽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公司也曾经考虑换上智能投币机,但考虑到资金太大最终放弃,“由于公司是公益性企业,一直亏损,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更换投币机设备。”

更新智能投币机成本太高

据《广州日报》报道,东莞塘厦公汽公司每天清点公共汽车车费时均会发现大量假币,假币包括假纸币、硬游戏币甚至点歌币等,残缺纸币也不少。据了解,东莞塘厦公汽公司共有公交车线路22条,公交车205辆。公司反映,205辆公交车日均因假残币造成损失达400元,今年1月份至今,东莞塘厦公汽公司已经累计收到假币4万元,月损失上万元。

东莞塘厦公汽公司相关负责人朱先生昨日(4月27日)向记者证实了该消息。实际上这也是广大公交车公司面临的无奈事实。随着无人售票的推广,假币成为了公交车公司头疼的新问题。

如果使用公交车智能投币机能避免这种问题,但朱先生告诉记者,公司公交车不换用智能投币机的原因是成本太高。“一下子全部更换,成本太高了,本身这就是亏损的企业。去年我们贷款更新了一批能源汽车都花了5000多万元。而且如果换新设备等于以前的投币机设备全部报废了。”

熊伟告诉记者,普通投币机(不具备伪币识别功能)成本约为1600-1800元,而更新一台智能投币机成本约为4000元。按照200辆公交车算,设备换新成本约为80万元,这还只是前期更换设备的成本,智能投币机还需要后期维护成本。“一下子置换要拿出这么多钱也比较困难,所以成本原因很多公司不会选择使用智能投币机。”

“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比较好了,人的素质也在提高,(投放假币)的现象不多。几十万的客流量可能会有几百块的假币,相对于更新设备的成本,公司可能觉得没什么。”熊伟表示。

一线城市市占率都不足10%

记者留意到,智能投币机生产厂商多为中小型企业。

宇通客车(600066,SH)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公司不生产投币机,但如客户有要求配套,公司会通过采购方式向客户提供。

熊伟则告诉记者,由于车载产品对产品稳定性要求很高,国内能制造硬币、纸币智能识别投币机的厂商大约只有三四家。主要制造商包括赛威实业、上海鸿隆等。

熊伟表示,智能投币机的使用率并不高,二、三线城市应用非常少。“我们一年大概为8~12万辆公交车做硬件更新,但(这些公交车)使用智能投币机的占比非常小。”

东莞塘厦公汽公司相关负责人朱先生同样表示,智能投币机在东莞使用率不高,主要应用市场在大城市,全国而言,普及率也不高。

熊伟则指出,即使在一线城市,智能投币机的普及率也不足10%。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国内公交车智能投币机2005年就已经开始试点普及,但发展10余年,智能投币机面临着市场难推进的尴尬。

熊伟认为,投币机不会消失,随着公交IC卡系统的普及,伪币识别投币机市场还会继续萎缩,甚至消失。“涉及伪币识别,纸币需要展开,而且设备吸录纸币需要时间,伪币识别可以在售票机上用,但平时售票机前都是很多人排队的。而公交车作为城市中快速流通的主体,智能投币机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责编 文多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