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有何不同?哪类人群适用?一般人可以随意检测吗?答案来了!

◎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人群中。

◎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每经记者 李彪 实习记者 李宣璋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星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一时间,社会公众对抗原检测展开热议,各种说法纷至沓来。

3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发布会现场

三类人群适用抗原检测

哪些人群适用于抗原检测?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指出,抗原检测应用于三类人群:

一类是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比如有临床症状的、发热的,并确定症状在5天之内的人员。核酸检测是阴性可以居家,再连续检测5天抗原。

“为什么要连续检测5天?如果是真正的新冠感染者,这5天中总有一天病毒含量比较高,如果持续是阴性就不需要任何干预。”李金明说。

第二类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入境隔离观察,以及出现散发疫情时的密接、次密接,封控封闭小区足不出户的人员。这类人群在测抗原的时候连续测5天,每天测1次。如果是阳性可能会测出来,如果是阴性就不需要干预,直到解除隔离时的最后一次核酸检测。

第三类人群是居民中希望自己做检测的人员。如果测出是阳性,应第一时间做核酸检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表示,抗原检测作为筛查的一个重要手段,也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抗原检测的“早”和“快”这两个优势。

抗原检测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奥密克戎毒株无症状感染者较多,比较隐匿、传播快的特点,尽早把可能的感染者筛查出来,也就是利用最短的时间把传染源控制住,这样辅以大规模的核酸筛查来提高早发现的能力。

核酸检测是“金标准”

李金明表示,抗原检测的特点是快速、简便,核酸检测的敏感性比抗原检测要高100到1000倍。

如果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含量在咽部有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如果达到每毫升100万甚至1000万,这时大部分可以通过抗原检测做出来。此时对相关重点人群加入抗原筛查,通过抗原检测,可以迅速控制疫情传播。

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特异性不一样。做得好的试剂,抗原检测的特异性可以达到99%,但是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的特异性是100%,也就是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没有假阳性,做的就是真的。

“所以核酸检测一直是我们确定新冠感染的一个依据,是‘金标准’。”因此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当抗原检测是阳性的时候,一定要用核酸检测做确认。当核酸检测是阳性,不管抗原检测是阴性还是阳性,被检者都要当做新冠感染者或者确诊患者来采取措施。

至于抗原检测的假阳性,李金明进一步表示,我国已经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敏感性在75%-98%,特异性是95%-99%。

因为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较好,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阳性是假阳性,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

如果在一个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去使用敏感性85%、特异性97%的试剂盒,做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不超过1%。所以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人群中。“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李金明建议。

责编 陈星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