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中证协建立自律处分典型案例通报机制,首期通报四大案例

近期,中证协向各券商通报了2025年第1期证券行业自律处分典型案例,共计4个,涉及虚构服务、利益冲突审查不严、财务报销不规范及廉洁从业考察不全面等问题。其中,某证券营业部虚构第三方服务主体与内容,某证券公司分公司利益冲突审查把控不严。另外,还有证券公司存在财务报销事项管理不规范,以及廉洁从业考察覆盖不全面的问题。中证协表示,建立通报机制旨在提醒会员单位与从业人员严格遵守规定,提升履职意识和合规能力。

每经记者 陈晨    每经编辑 叶峰    

记者获悉,近期中证协向各券商通报了证券行业自律处分典型案例。协会表示,为充分发挥自律处分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以直观形式具象呈现自律规范要求,凝聚行业共识,增强执业预期,协会建立自律处分典型案例通报机制,提醒会员单位与从业人员严格遵守规定,切实提升履职意识和合规能力,有效防范类似行为的发生。

据悉,此次通报为2025年第1期,共计4个案例,分别是某证券营业部虚构第三方服务主体与服务内容,某证券公司分公司利益冲突防范审查把控不严,某证券公司财务报销事项管理不规范,某证券公司廉洁从业考察覆盖不全面。

利益冲突审查是合规监管刚性要求

梳理来看,前两个案例是针对券商分支机构。

2020年3月、9月,某证券公司营业部分别与A、B两公司签署咨询服务协议,以服务内容清单的形式列明该营业部向两家公司购买涉及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企业调研、项目推介等内容的服务以及相应合同金额。经查,该营业部实质目的是通过上述协议支付张某等人推介项目的推介费,协议内容均为虚构。

通报称,通过虚构交易向关联方或特定第三方支付费用,不仅违反诚信执业原则,更可能构成利益输送,为个人或关联方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损害行业声誉、破坏廉洁生态,是明令禁止的行为。

另外,2023年10月20日,某证券公司分公司通过询价采购流程与C文化传媒公司签署推广协议,主要服务项目为广告投放、短视频运营及直播运营。然而,在签署协议两个月前的2023年8月,该分公司即已经接受C公司的视频运营与直播运营服务并支付报酬。经查,参与签署协议的该分公司投资顾问张某的妻子为C公司的股东(监事),直至双方签署正式协议前的2023年10月18日才退出其所占有的全部C公司股份。某证券公司分公司未就C公司提供相关服务是否存在潜在利益冲突进行审慎核查。

通报称,完善的利益冲突管理能够有效遏制商业贿赂、暗箱操作等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维护投资者权益。利益冲突审查嵌入业务流程,是合规监管的刚性要求,也是确保机构合规展业、勤勉尽责的必要之举。如果审查停留于形式化流程,或未建立利益冲突审查机制,可能导致资源滥用与利益输送,触发多重法律风险,应引以为戒。

廉洁从业覆盖范围是全体工作人员

后两个案例则是指向证券公司。

据悉,在抽查某证券公司2023年至2024年报销凭证时发现,部分申请未见事先审批流程,且所附发票、购买单据等报销凭证存在未注明使用用途、招待对象与事由的情况。

通报表示,财务报销是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工作。完善财务审核制度,严格核实业务真实性、发票真伪等情况,加强刚性约束,是公司合规运营、防范风险、提升经营效能的基本要求。

另外,在抽查某证券公司2024年经纪人月度考核时发现,未包含廉洁从业指标,且经纪人离职时也未考察执业期间的廉洁从业情况。同时,2024年该公司未对实质性参与公司业务的外包人员进行廉洁从业考察评估。

通报指出,廉洁从业考察评估的全面覆盖,既是消除监管盲区,防范系统性腐败风险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公司全员廉洁意识与合规自觉的重要手段。《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围绕监督重点对覆盖对象范围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意味着对实质性参与证券业务的非公司雇佣人员的廉洁从业考察也应当做到全覆盖。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责编 叶峰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